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RSS聚合
网站地图
首页
影视频道
地图
杂志
市场
行业
人物
生活
文化
交易
交流
视频总汇|行业焦点|时事报道|联合访谈|业界人物|企业视点|木材辅料|美店美器|区域巡礼|专家讲堂|联合风采
滚动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工艺设备 >> 正文
标题检索
全文检索

破译倦勤斋的竹编密码

2011/8/4 16:42:00 来源:《中式生活》杂志【木雕艺术典藏专号】 作者:何福礼 蔡红光

  “倦勤斋”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北角的宁寿宫,被视为是乾隆皇帝的“归田之所”。在这处宫院中,倦勤斋被视为“奢中最美、美中最精”的建筑其中内装饰,也是清代宫廷装修最精细的遗存。

  夕日奢华、精致的装饰和用品也大都已浊损、剥落。通过申报和考察“倦勤斋”的修复工程被列入了“联合国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北京故宫博物院对“倦勤斋”室内竹雕、竹刻、竹编及竹簧雕刻的修复任务由我们师徒荣幸接手。

  倦勤斋内使用了竹编技艺的面积有多少?笔者没有做过专门的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座建筑里,目之所及均有竹子的身影,家具、门窗、隔板等,均大量使用了竹丝镶嵌和竹簧雕刻,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栏杆围板上的“百鸟图”与“百鹿图”,面积达百余平方米。

  从而,倦勤斋内的竹丝镶嵌与竹簧雕刻,其精细程度远超出了今人的想象,可以说这两项工艺中的不少环节,在现今的竹编工艺中已濒临失传甚至已成“绝唱”,这就给修复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对具有50来年精细竹编从业史的本人而言,这两项技艺中的不少内容不是未曾遭遇,就是因为竹编商业化的需要而淡忘多年。因此,这项修复工作,更像是一场破译“古方”、可谓是受损竹编文物“回春”的疗伤。具体而言,在修复过程中碰到了如下难关——

  保证竹丝镶嵌严丝密缝。竹丝镶嵌是用不同同泽、粗细的竹丝,组成一定的图案,再粘贴在需要镶嵌的木胎表面。要在倦勤斋内完成这项工作,必然解决三大问题,即新补修的竹丝于旧竹丝的色泽如何保持一致?如何保证竹丝能与木胎表面牢固黏合?如何在极细微的面积内完成竹丝镶嵌?

九狮图

九狮图

  第一个问题——是要把新竹丝“做旧”,按照竹编业界既有的办法,竹丝做旧可以通过刷上特制的颜料然后放在明火上烘烤来完成。但是故宫内绝对禁明火,为此笔者经过与专家讨论,决定采取水煮法。即用电饭煲把水烧开,然后把刷了颜料的竹丝放在沸腾的水中煮约5分钟,其间要不断地观察竹丝颜色,一旦新竹丝与旧竹丝颜色一致就必须立即捞起,否则时间一过颜色不一致,就得从头再来。

  第二个问题——是要寻找或自制非化工黏合剂。笔者早年学艺时曾听老艺人说到过一项民间工艺配方,但在竹编实施社会化生产后,这项配方被弃置不用,改为化学胶水。为此笔者重新请教了几位竹编老艺人,又查阅了大量资料,用新鲜鱼肚加糯米等,熬制出了黏性很强的“有机胶水”,能够对抗北京温差较大、干旱少雨的气候。

  第三个问题——即是掌握好竹丝加工技术,选择好修复时间。由于倦勤斋装饰中所用的竹丝直径极细,某些部位甚至宽不足1毫米,却要用数根竹丝拼出“万字不出头”等吉祥图案。为此在前期的备料中,笔者用卡尺测量竹丝直径,要求员工用上好冬竹加工出所需的竹丝。为了减少修复时间,让胶水早点干燥,笔者把修复时间选在了夏季;但此时故宫内气温较高,为防止电风扇吹走极细的竹丝,笔者停止使用电扇,架起100瓦的大灯泡,以在“蒸笼里绣花”的耐心与细致,完成了上述挑战。

  保证竹簧雕刻天衣无缝。这项工作包括两道环节,分别是翻簧与雕刻。然而翻簧工艺在许多地区已经失传,笔者也已有几十年未曾使用。而在倦勤斋的修复工作中,不可能把原有的竹簧全部剥离再以新的竹簧粘贴上去,而只能用新竹簧替换破损部分,这就要求新竹簧必须能够像纸一样柔软舒卷自如,从而给翻簧工艺提出了严苛的要求。通过取材、蒸煮、摊干、压平、打磨等环节,最终使每一张竹簧的每一个部分都厚薄一致,柔软如纸,确保其能够像布一样在起伏不定、凸凹不平的木雕图案上进行镶贴。在雕刻环节,充分考虑到明清时代竹簧雕刻“以简驭繁”的风格,尊重其吸收国画、书法、版画等艺术长处的特点,事先请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执刀,做到刀简意丰,疏密有致,线条具备金石韵味。然后是上色,弥补新旧竹簧的色差。经过材料、色彩、做工诸方面的“做旧”,新旧竹簧衔接得天衣无缝。

  复苏“竹肉拼合雕刻”。这是已经失传且在现存史料中未见记载的古老工艺,也是倦勤斋竹编工艺修复工程中难度最大的工艺。竹子用于编织通常分为竹皮、竹青、竹簧三部分,竹青与竹簧之间的“竹肉”通常被弃之不用。包括故宫博物院内的专家在内,都认为倦勤斋内的“百鸟图”与“百鹿图”,其上鸟和鹿以及树枝、岩石等图案都由竹簧雕刻而成。但笔者经过严格甄别,发现上述图案均非竹簧雕刻而成。因为竹簧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厚度,同时竹簧经过加工特别是打磨后,成为“温润如玉、细腻如齿”的“竹象牙”,不可能存在肌理感极强的花纹。

   这究竟是何物?一时难倒了笔者和专家。后来在不经意间踢到一节已弃置不用的竹筒,发现竹节的横截面纹理与“百鸟图”、“百鹿图”上的花纹非常相近,是否这就是当初艺人使用的原材料?经过严格比对,发现果然正是此物。原来,“竹肉”因纤维过多不易加工成篾片与竹丝,以致遭到民间竹编艺人的冷落。倦勤斋内的发现令人顿悟——此物竟然是个宝!而它的宝贵之处就是众多纤维存在,使竹节的横截面和纵断面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纹理,可以模拟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与生俱来的肌理。

竹丝白鹤鼎

  对“竹肉”的运用主要有纵、横两种。纵者,即将竹节竖直剖开压平,以其纵向纤维取代树枝、岩石等表面的横平纹路,经过适当雕刻后,可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横者,即取竹节的横截面,由于竹节的横截面面积较小,宽至多在1厘米左右,必须将竹节横向一层层刮下后粘合成所需面积,再雕刻出所需形状或图案。此法多用于鸟兽的羽毛和皮毛,可以营造出强烈的质感。由此让人不得不感谢——正是故宫博物院给了笔者修缮的机会,才得以在惊艳于古人的神技中,破译了两百多年前的竹编“密码”。

  故宫倦勤斋的修复工作已经结束,但留给笔者的思考远未终结。倦勤斋内到底蕴藏着多少不为人所知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否还能为人发现并得以传承、弘扬,乃至为现代生活添注崭新的内容?倦勤斋内的竹编艺术可谓“风华绝代”,但绝不可能因老艺人的逝去而消亡。

  倦勤斋让乾隆皇帝梦回江南,也让中华传统竹编艺术回归本真。倦勤一役对我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是对失落文明的接续,也是对“出土”艺术的考古,更是对未来探索的烛照。被称为“乾隆皇帝最后一梦”的倦勤斋,将成为我艺术新里程的出发点——在竹编艺术道路上,未敢倦勤颐养,而应扬鞭奋蹄。

  何福礼简介 中国竹工艺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1984年他主持创作了《九龙壁》,获得目前竹编最高殊荣——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的,他最早提出用各种技法表现每条龙,并独创“鳞行编织撮花编”,“反穿圆眼六丝编”等多种技法,成为竹编工艺的里程碑。他的作品共获国家级奖项20余项,许多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原载于《中式生活》杂志2011年第四期,作者:何福礼 蔡红光)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版权声明:本站是中国红木新闻第一门户,享有《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中式生活》杂志、《中华木作》杂志、《红木买家》杂志及本站原创文章的全部知识产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的任何网站、媒体均不得转载、摘编,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 网站编辑:李世兰 ]

延伸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知名品牌推荐
 
 
 
文字推荐
 
一周排行
本栏最新
一周排行
热卖商品
热卖商品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