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RSS聚合
网站地图
首页
影视频道
地图
杂志
市场
行业
人物
生活
文化
交易
交流
视频总汇|行业焦点|时事报道|联合访谈|业界人物|企业视点|木材辅料|美店美器|区域巡礼|专家讲堂|联合风采
滚动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市场观察 >> 正文
标题检索
全文检索

南京:红木家具市场有待规范

2007/8/3 15:25:00 来源: 作者:

  明明买的是名贵的红酸枝全红木家具,可有些部件用的却是其它廉价的木种。标价5万元一套黄花梨圈椅,可实际上木材用的却是不足万元的“亚花梨”……

  “这些制假现象决不是个别问题,”木材行业专家透露,“目前红木市场中三成商品系以次充好”。红木内涵丰富,而消费者对红木的知识比较缺乏,看红木犹如雾里看花,这给企图浑水摸鱼的红木企业提供了做假空间。

  做假的手段多种多样,有以次充好的,同是花梨木,巴西花梨木每立方数千元,缅甸花梨木高达三百万元,如拿卢氏黑黄檀冒充紫檀;有以假乱真的,在普通木材或次等红木的表面涂上一层貌似红木色彩的漆,蒙蔽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睛。

  南京红木家具业内资深专家吴长琪,对做假现象表达自己的见解,“红木企业是靠口碑做起来的,诚信很重要,一招不慎,毁于一旦,前人开创的财富,积累到今天,我们这一代有责任要继承保护,并发扬光大,把企业诚信做得跟红木一样厚重,才对得起后代”。

  面对红木家具行业散乱无序之风,吴长琪十分痛心,他说:“很多小作坊,利字当头,为了获取利润,一哄而上,木工、雕刻工艺落后,却勉强上马。红木是寸木寸金,如果一件好红木,到他们手中就被糟蹋了,这是对日渐稀少的红木宝贵资源极大的浪费”。

  制作工序上的急功近利也影响行业健康发展。为了提高效率,有些红木企业放弃了传统的手工斧锯刨等工艺,取而代之的电动车床工具,这样做的东西个性就少了;吴长琪描述说:“关节连接处本该用榫铆,现在却使上了胶或钉,长榫短做,偷工减料,当然红木家具寿命和品位也相应打一定折扣。”

  红木行业后继乏人,为此吴先生感觉也很无奈,“工匠决定着红木制作的整体水平,现在人心浮躁,一匠难求,能吃苦沉下心做红木的工匠更难找了”,“方寸之木,穷一日之功”,红木家具制作,木工、雕刻、打磨打蜡等繁琐工艺要舍得花工夫,要花心思反复酝酿琢磨,掌握木材的特性,独运匠心,才能制作出巧妙绝伦的作品。如果说“红木是有生命的”,那能工巧匠化平凡为不朽的灵气,就对红木生命最好的延续。

  来源:中新常州网

(编辑:王丽)
 
 
 
延伸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知名品牌推荐
 
 
 
文字推荐
 
一周排行
本栏最新
一周排行
热卖商品
热卖商品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