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三届中国(牡丹江)木业博览会的日益临近,各界人士对木业经济的关注度也在迅速提高。如果说,优质板材、大型机械对客商颇具吸引力的话,很多普通百姓则把欣赏的目光投向了造型精美、特色鲜明的本地产木制工艺品。
一件件精美的木制工艺品,浓缩着牡丹江长达数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展示着改革开放后东北边城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现实,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实事求是地说,牡丹江木制艺术品是座尚未被充分开发的“金矿”。
牡丹江有多少木雕爱好者和专业艺人?据牡丹江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负责人提供了一个数字:市、县两级协会有140多人,考虑到还有一些技能较高的人没有加入协会,目前全市常年从事木雕艺术创作的人才,保守估计也在200名以上。
据介绍,近几年牡丹江市民间艺人选送的木雕作品在省级大赛中多次获奖。但与拥有稳定职业和工薪收入的人相比,大多数民间木雕艺人文化水平不高,经济比较拮据,民间文艺家协会无论是向会员免费赠送《雪城》杂志,还是组织艺人赴省城参展,都得协会组织者自掏腰包或者向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寻求赞助。
谈到如何学习借鉴国内某些地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牡丹江市木雕产品经销商认为,艺术品生产、营销的最大特点,就是高端优质产品必须时时刻刻与高端消费市场紧密对接。我们不仅要向市场上提供售价三五元、几十元的日用品和特色小工艺品,还要善于把售价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造型独特的大型屏风、根雕、花瓶、茶桌等高端产品尽快打进国内乃至周边各国经济发达的大都市。
从长远看,木雕艺术品市场的生命力在于走产业化运作之路,只有让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宣传推广、市场销售各环节的从业者都有利可图,形成一个彼此紧密依托、集群优势明显的现代化新兴产业链,牡丹江市木雕工艺品的市场潜力才能充分释放出来。(摘编自:牡丹江日报)
(编辑: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