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RSS聚合
网站地图
首页
影视频道
地图
杂志
市场
行业
人物
生活
文化
交易
交流
视频总汇|行业焦点|时事报道|联合访谈|业界人物|企业视点|木材辅料|美店美器|区域巡礼|专家讲堂|联合风采
滚动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市场观察 >> 正文
标题检索
全文检索

北京红木家具市场何以钟情仿古家具?

2004/6/21 14:25:00 来源: 作者:
    
北京  郑坤

    如果从款式上对红木家具进行分类,可参见下表:



    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可把红木家具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仿古型,一种是改良型,一种是现代型。而仿古型中又可以分为高仿型和低仿型两种。我们先来对各种类型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仿古型
    顾名思义,仿古型即仿造古典家具的造型制做,特别是仿造明清家具的式样制做的家具。而这里所说的“高仿”,即指不仅仿得形似,更要仿得神似,仿出久远年代的沧桑感来,即行话的“做旧”。也就是说,用现代的原材料,做出几百年以前的模样和韵味来,让人们看似它是在那个久远的年代生产出来的。仿得好的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而“低仿”与“高仿”的区别,在于它不是“做旧”而是“做新”,虽然式样是古典的,但你一看便知,这是新做的,出自于当今工匠之手。
    二、现代型
    就是用红木木料,制做的现代实用型家具。比如电视柜,是典型的现代实用型家具。
    三、改良型
    很显然,改良型是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的一种式样,即它拥有两者共同的特点,比如:时下一些红木书柜。古典的书柜一般隔层较低,因为古时是线装书,书在书架里是平放着的,一本一本摞起来。现在的书籍在书柜里一般是竖放的,有些书开本也较大,立起来放需要较大的空间,所以现代的书架一般隔层较高。此外,古时的书柜是敞开式的,一般无门。而现代书柜很多是装了门安了玻璃的,这又与古典书柜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有些现代的仿古书柜,在古式书柜的基础上做了上述的一些改进,虽说它还具有古典式的结构和工艺,但却又与纯古典式有了很大的不同。
    现在还得再把话说回来。即北京红木家具市场,何以钟情于仿古典家具?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证明,北京的红木家具市场,是否确实为仿古家具占上风?回答是肯定的。事实上,目前北京的红木家具市场,主要是两大阵营,“京作”为主的企业为第一阵营,其产品特点是仿古、涂蜡,一般少见现代型;以“广作”为主的企业为第二阵营,其产品特点是款式特点不够鲜明,现代型相对较多,以上漆为主。应该说,两年以前,“广作”在北京市场还为强势,但近一两年来,这个强势已为京作所替代,顾客的消费取向,更多选择了京作。聪明的厂家也看出了这一势头,纷纷加入到京作阵营中来,比如由江苏南通迁址于京的“红马红木”等。部分“广作”企业也开始调整产品结构,经营起京作产品来。这一点,我们随便到市场上走一走转一转就会注意到。更有眼光的可能要数广东的“兴隆家具”了。虽说企业身在广东,但它一直以京作宫廷家具为主,而且是高仿产品。具相当规模的红木高仿家具,在北京市场上并不多见,兴隆家具进军北京市场,填补了这个空白。而兴隆家具所以“冒险”进京,实际上是它看好了北京的仿古家具市场。这就叫“市场导向”。
现在,让我们把话题归结到本文的主题上来,即:北京的红木家具消费者为什么更看重仿古家具呢?依笔者之见,答案有三:
    1、出于保值的考虑。仿古家具仿的是明清式样,明清式样已是历史,它是不可更改的。而现代家具的特点是款式多样,带有流行的趋势,式样上千差万别,而且几乎一天一变。您可以设想一下,你用那么昂贵的木材,做了一套流行款式的家具,而明年流行式样不再流行,你的家具就成了落伍的东西,那时,你扔也不是,不扔也不是。扔吧,花了那么多的钱,用的是那么好的料。不扔吧,看着又难受,岂不尴尬。而如果那式样是仿古的,就永无过时之说,而且越久远越有味道。款式好、工艺好的仿古红木家具,升值是肯定的。而材质、做工再好的现代家具,款式过时,则贬值无疑,更甭提“传世”了。
    2、出于怀旧心理。北京的红木家具爱好者中,不乏八旗后裔。加之“天子脚下”,近于宫廷,朝廷之风气必然波及市井。所以,京城百姓少不了喜欢古典家具之人,有其历史渊源。许多人家中,大小好歹都有那么几件红木家具。但一场文革浩劫,百姓家中的古董家具都被当做“四旧”破除没了,这对许多人来说,是心中的一大缺憾。这部分人,如今大多步入老年。此时,怀旧之心日甚,加之家中经济条件充裕了,便试想着弥补这一缺憾,以找回当年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只有京作那古朴、厚重才更适合,上漆的家具怎么也不对味儿。而作儿女的,也愿助老人了却这一心愿,这一来,倒把这一爱好也传给了下一代。
    3、出于对改良型产品的不满。明清家具又称为文人家具,当年明清家具之所以能够达到相当的艺术高度,并不完全在于工匠的技能,而是在于许多高层次文人的介入,所以才赋予了明清家具那么多的文化内涵。而眼下许多的改良型家具,改得不伦不类,许多制做者本身就是文盲、半文盲,哪里谈得上“文化底蕴”?没有了文化的支撑,没有精到的设计,改了还不如不改。所以,消费者宁愿去买仿古式,也不要“四不象”的东西。
    以上是我所认为的,北京红木家具市场,钟情于仿古家具的原因。但话也得说回来。以鄙人之见,“仿古”主要还是要“仿神”,仿形是初级的仿,仿神才是高级的仿。有的企业老板说:我是按照明清家具图谱做的,一点都不走样。其实,这种观点未必值得推崇。因为明清家具也有糟粕,你要善于区分鉴别,不然误把糟粕当精华也不是好事。明清家具也并非一点也不能改动,有些局部的改变,只要改得好,也确实会使它更加传神,那么,这种改变就是一种再创造,是值得倡导的。这才是现代人的眼光,发展的眼光,进步的眼光。毕竟我们是现代人,生活在当今社会。
    北京的红木家具市场,“仿古”是趋势,起码短期内不会改变。
延伸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知名品牌推荐
 
 
 
文字推荐
 
一周排行
本栏最新
一周排行
热卖商品
热卖商品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