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镇传统家具行业巡看
晓照 福永 /文 袁德 /摄影
光福,太湖东岸的小镇,这个御用木工“香山帮”的发祥地,在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史上,也许最值得大书特书。然而在当今这个传统家具行业热闹喧嚣、风云激荡的年代,光福却多少有些沉寂。宛若江南淑女,带着一丝腼腆与羞涩,半掩在纱幔之中,让你难以将其一眼洞穿……
拨开纱幔现真容
湖畔小镇,秀美中透着恬适与悠闲。翠竹青瓦,流水飞檐,使这里的农家小院散发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所有这些,会让你陡然领悟苏式园林之所以精彩。而正是这方富有韵味的水土,赋予了村民的灵秀。光福的核雕、苏绣、锦玉等响誉中外,而与其齐名或更具传统之美的,是这里的苏作家具。
福麒红木的老板王雪根带我们到附近的窑上、铜坑(均为村落名——编者注)做了一番勘察。穿过桂花树,踩着九曲八弯的石板路拾级而上,拱门里一户人家:三个男人,几堆木料,四、五件正在装配的官帽椅——这就是一家小厂。据介绍,在光福,像这样的小厂大约有200多家,只不过人数不一样,95%以上的是1人至10几人,总从业人员大约在2000人左右。他们都这样分布在光福的20多个自然村里。小巷深屋,绿树掩映,如果不是有人指给你,你很难发现这是一个家具厂。严格地说,称其为“厂”是很不准确的。第一,从规模上来讲,这都是些微型厂,顶多算是作坊。第二,这些厂基本上都没有在工商开立营业执照,甚至有个别二、三十人的也没有执照,只有立个字号,大伙就约定俗成了。想一想也是,就像这里做核雕、玉雕、刺绣的,关在自己家里干活,又基本上都是自家人,自古上就是这么个传统,这么个风俗,这么个方式,你能说让他办个照?那么我不雕不绣我做家具,形式上是一样的。这事还真的很难讲。另一个不用办照的说辞是,他们从不去打市场,所有的产品都是通过熟人、朋友的介绍销售出去的,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产品质量基本上能够保证,因为都是卖给熟人或回头客。不好之处是无法形成量产,只能是小打小闹,一年赚个三、五万或十万八万的,也就够了。这也是当地人的普遍心态,即“小富即安”。他们普遍不愿意在别人家“打工”,喜欢关门闭户在自家里单打独斗。自己做,比在外打工怎么说也是赚得多些,又自由自在,不愁吃不愁喝的,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可以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你细想一下,他们不想做大也还有客观上的原因。一是场地狭小。这里的民居都是老祖屋,家家房前屋后相连,路都是窄窄的。屋外种植的都是经济林,最多的是桂树,卖走一根马上在原地补种上去一棵。为了多种树,连村路都挤占了不少,土地如此金贵,哪里有地方让你扩建厂房。二是有经济成分上的原因。这里不同于其他地区,不干这个就只有种地。光福人不是,既使不做家具,还可以做玉雕,做核雕,做绣品,种景观树,这或许是比做家具更来钱的门路,他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性。甚至一个家庭,也可“多种经济并存”:男人做家具,女人做核雕或绣品,房前屋后种桂树,样样都有收入。这就是光福人的生活方式,一种轻松、怡然、踏实、平静而又多彩的生活方式。哪怕是像去年那种由于原材料引发的行业大动荡,对光福也几乎没有任何冲击,他们仿若生活在世外桃源里。而主要的原因是这里的原材料基本上都使用花梨木,极少有紫檀,黄花梨几乎没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隶属于苏州的光福,除了风景优美,更是造化福地,难怪叫光“福”!
从“香山帮”到红木雕刻厂
王雪根的邻居邀我们进屋喝茶。他是一位古建设计师,目前正在翻修自己的老祖屋,典型的苏式园林风格。香茶入口,满眼春景,话题自然转到了中式传统上。设计师说,过去,苏州的木工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大木作主要是盖房子,小木作是做家具。二者也可以互通,但更多的是小木作参与大木作的工作,一时大木作活忙了,邀小木作搭把手。但大木作一般做不了小木作那种更精细的活。
历史上有个“香山帮”,在木工行当里很有名,称得上古建木工行里的“师圣”,像北京故宫、五府六部衙署、长陵以及苏州园林等许多著名古建筑,都是香山帮的杰作。因此,光福人做家具,是有历史渊源和传统的。这一点就与以收老旧家具兴起的河北大城、广东新会,以木雕兴起的福建仙游、浙江东阳和以做新家具兴起的广东大涌等行业产品主产地有了不同。光福,才是更具有家具文化,特别是苏式家具文化的,光福的家具文化,更富有历史、文化的底蕴。正因为如此,“文革”后,外贸系统在光福建起了红木雕刻厂,多时达600多人,在生产供外贸出口的红木家具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的能工巧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原材料进口一统天下的局面打破,个人有了材料来源,许多雕刻厂的工人离岗离职自办小厂,到1992年雕刻厂解散,以这批能工巧匠为核心,无数个小厂便在光福遍地开花。
在镇里的主要街道上,有一个公交站就叫“红木家具市场”,但有名无实。听说是政府为了扶持这一产业,建了一条街,不过众多原因而没搞起来,如今这条街上只有苏福、福麒、精艺等三四家红木家具店面,其余被饭馆、发廊、网吧等店面充斥,红木老板戏称其为“吃喝玩乐一条街”。
许多光福的业内老板对记者说,鼎盛时期其实是在那几年,从业人数比现在还要多。近两年,传统家具行业在光福略有萎缩,有些转向了核雕等其他产业。不过有几家相对有实力的大厂脱颖而出,象紫檀阁、苏福、博雅古艺等。“大厂”的概念是职工人数在100人上下。再就是中型厂,员工人数在30人上下,象福麒、精艺、明仕阁及香雪海紫檀红木等都属于这一类,大概有六七家左右。其余便都是10人以下的小厂了。从员工成分上来看,大厂以外地工居多,来自四川、安徽、江苏等地的都有,而雕刻工很少有东阳的,倒是苏北地区更多些,比如如皋的。这一点与外地一些工厂有不同。小厂则基本上为家庭作坊,一家人或亲戚朋友结合,自然是本地人为主打。用材上也有不同,大厂用材相对高档,象红酸枝、卢氏黑黄檀等,也做花梨木。小厂则是一水儿的花梨。其实,大厂与小厂最大的区别在于营销方式上,前面说到,小厂是靠亲戚朋友和老客户带新客户,逐渐培养自己的客户群体,产品销售地主要在苏州及周边。而大厂则是主动面向市场,开发市场,树品牌,建门店,发展经销商。他们积极参与竞争,努力做大做强,产品销售范围更大,包括江苏、上海等地,有些甚至进入了外省市。光福钟锦德还在苏州山塘古街上开了个“锦德紫檀雕刻艺术工作室”,引起了更多人对苏派雕刻艺术和光福人的关注。
品牌企业将成为生力军
曾有几位光福的行业老板邀请记者采写光福,他们说,光福有这么好的文化沉淀和苏式家具传统,但光福在中国传统家具行业里的现行地位与历史地位是不相符的。总的来说,近些年,光福传统家具行业的发展与其他一些发展更快的地区有差距,写写光福,是为了促进光福,推动光福传统家具产业的发展。也有企业想听听记者的意见,帮光福的企业把把脉。在此,我们结合在光福的采访体会,提供5点参考意见:
1. 光福的传统家具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最有利于打造传统家具文化牌,这是光福人得天独厚的条件,应该好好珍惜和利用。当然,这需要政府的支持。
2. 组建行业商会,协力提升行业影响力。
3. 在塑造光福整体形象的同时,打造和推出几个能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代表光福企业的形象。
4. 举“苏作代表”的旗帜,传承苏作流派风格,营造强烈的苏作文化氛围,发挥好能工巧匠的优势,把光福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家具苏式产销中心。
5. 上述几点的实施,需要政府、商会、实力企业的合力,而作为个体企业而言,首要和可以依靠自身能力完成的,就是树立和完善自身企业品牌形象,谁先占领品牌形象的制高点,谁就将是未来产业竞争的赢家。光福,富庶丰饶,环境优美,文化艺术氛围浓郁,历史源远流长,加之以600精兵为核心的2000兵勇,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传统家具行业的精锐之师!
附记:
光福镇在苏州城西25公里,地处太湖之滨,总面积68.25平方公里,人口4.8万。光福地理交通十分便捷,由苏州绕城高速光福出口处上转沪宁高速至上海虹桥约1小时,至南京2.5小时,杭州2小时。从苏州南站乘坐K63、K64、K65公交车,只用约1小时便可直接到光福镇的红木市场。
(编辑:冷静)
本网站特别提示:本文转载于《中国红木古典家具》2008年第2期。欲获知更多行业信息,请登陆该杂志社网站(Http://www.zghmgdjj.com)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