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一般家具全国各地都有生产,而精制的家具则主要产于苏州、广州、北京、徽州、宁波、福州、扬州、山西等地区,由于各个地区地理环境、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具风格,其中以苏作(苏州制作)、广作(广州制作)、京作(北京制作)最为著名,历来有“三作”之称,它们各自代表本地区的风格特点,被称为明清家具的三大名作。
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生产家具,被称为苏作家具。苏作家具历史悠久,传统丰厚,是明式家具的发源地,名扬中外的明式家具,即以苏作家具为主。
苏作家具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明、清时期,有“天堂”美誉的苏州,是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清代孙嘉淦《南游记》写道:“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璨若云锦,语其繁华,都门不逮。”明清两代,苏州地区生产的丝织、刺绣、印染、红雕漆器、琢玉、家具和桃花坞木版画等,遐迩闻名。明张瀚《松窗梦语·百工纪》记载:“江南之侈,尤莫过于三吴……吴制器而美,以为非美弗珍也……四方贵吴,而吴益工于器。”文献中所谓“三吴”,指苏州与吴兴、常州,以苏州为首。所谓“制器”,自然包括家具制作。
除了经济因素外,苏作家具的发展和风格的形成,还与苏州地区高度发展的文化艺术及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密切关系。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吴门画派,就诞生于此地,明代吴门派四大家沈周、文明、唐寅、仇英都在苏州生活过很长时间。
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园林遍布,秀甲天下,一时文人荟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诚如沈朝初《忆江南》所写:“苏州好,城里半园亭。”《吴风录》也写道:“虽闾阎下户,亦饰小山盆鸟为玩。”造园成为苏州的一种时尚。明清时期苏州城共有园林二百多处,为全国之首。著名的园林除保存至今的东园(即留园)、西园、拙政园等外,还有废园、寄傲园、桃花庵、怡老园、真趣园、归田园、塔影园、可园、曲园、鹤园、半园等等,水木氵亭泓,幽然绝俗,各具特色。其中不少为文人所构筑,如唐寅(桃花庵)、文震亨(香草土宅)、段玉裁、汪琬、吴嘉氵全、薛雪、袁学澜等皆在苏州有园。清顾文彬之怡园,则由任伯年等画家参与规划,博采他园之长,又自成一格。苏州附近地区的太仓,还有著名学者王世贞的山园,大学士王锡爵的王氏园、南园、乐郊园三处,常熟著名文人钱牧斋的拂水山庄、钱岱的小车网川、瞿汝说父子的东皋草堂等等。这些文人士大夫追求高逸脱俗的意境,寄情山水花草,对苏作家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屠隆的《考盘余事》及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这三部书对明清家具进行了品评和总结,推动了苏作家具艺术水平的提高。苏作家具之所以脱颖而出,流风弥漫,确实可以说是这种文化背景之下孕育的结果。
明代苏作家具的风格,格调大方、简练,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例适度,并且精于选材。苏州与广州、北京相比,硬质木材来源不及它们充实,因此表现在家具制作上,用材精打细算。中国古代绘画书法中有“惜墨如金”之说,苏作家具也可以说做到了“惜木如金”的境界,如大件器具往往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优质硬木薄板;小件器具更是精心琢磨,小块碎料拼接的构件常见,虽然技术要求较高,且费工费时,但都能保持美观,天衣无缝,其近乎鬼斧神工的工艺技巧,令人叹为观止。
进入清代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苏式家具也开始向富丽、豪华方面转变。在这种情况之下,苏作家具逐渐失去其在家具领域内的“龙头老大”地位,被后来居上的“广式家具”所超越。
总的来说,苏作家具的最大特点是造型上的轻与小和装饰上的简与秀,不如广作家具浑厚凝重,满身雕饰,更具魅力。苏作家具的装饰常用小面积的浮雕、线刻、嵌木、嵌石等手法,题材多取自名人画稿,以山水、花鸟、松、竹、梅多见,并喜用草龙、方花纹、灵芝纹、鱼草纹及缠枝莲等图案。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