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RSS聚合
网站地图
首页
影视频道
地图
杂志
市场
行业
人物
生活
文化
交易
交流
视频总汇|行业焦点|时事报道|联合访谈|业界人物|企业视点|木材辅料|美店美器|区域巡礼|专家讲堂|联合风采
滚动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红木文化 >> 正文
标题检索
全文检索

浑厚超然清新典雅

2007/8/6 15:36:00 来源: 作者:

——品读马心伯雕塑作品

瓷雕《母与子》

木雕《连心》

铜雕《海韵》

  马心伯,笔名马夫,1940年出生于福建安溪。福大工艺美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美协福建分会会员。雕塑作品《水仙女》入选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开心》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铁拐李》等两件作品入选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展;1997年受厦门市政府委托创作《鹭岛风情》铜雕,赠送南极科考队中山站、长城站。作品和传略被编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当代中国陶瓷精品选》、《中日现代美术通鉴》、《中国书画作品收藏宝典》、中央文献出版社《强国丰碑》、人民画报社《中国巨变》等。

  马心伯老师的美学取向于庞大而精深的东方艺术。早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他受业于郑可教授,学习中西艺术之余,对先秦及汉唐石刻着迷,认为这是中国雕塑艺术之精髓。他曾到各大石窟考察调研并且临摹,从中吸收雕塑表现手法和艺术精华。

  我最早看到马老师的作品并被打动的是入选“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的《水仙女》,作品中端庄秀丽的南国姑娘手捧水仙花从远古向你走来,让人怦然心动。我很惊讶那只是简约的造型、粗犷的线刻、虚实变换间产生的意境,我相信这种过程转换的结果除了艺术修养就是才情。马老师的作品许多是在尺寸之间,且材质多样,但这种才情一直贯穿在其作品之中。如城雕《海风》、陶瓷雕塑《提水女》、《怀抱香水瓶的女孩》、《顶天立地》、《黑旋风李逵》等作品,都以最简洁的艺术形式迸发出巨大的魔力,气势大派,耐人寻味。马老师对简约的总体造型进行过苦心探索,早就形成一套自己的独特风格及艺术理论,并在教学中加以阐述。一个很单纯的形体,或圆或方,加加减减,在他手中就变得很有意味,把玩手间或置于架上,总有一股雄浑之美、境界之美。这就是渗透作品之中的先秦、汉唐、魏晋的遗韵。正是这种情愫时常撩拨我的心弦,使人对远古博大精深的文化有一种久违的渴望,之后激情涌动。

  我还很欣赏马老师的艺术心态,很年轻,很大胆,很顽皮。他对自然形态非常兴趣,一块树皮或一块石头经风雨侵蚀留下的坑洞或肌理也能成为他作品中的艺术语言。岁月残留的痕迹很让人充满探秘的好奇,马老师就此进行心理移植,转换成自己的艺术符号,增强感染力,这是他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艺术实践之一,在他的木雕作品中有更多、更直接的体现。他激情所至,随心所欲,常带给人意外的惊喜,使作品浑厚超然,清新典雅。

  马老师素来的平常心使他的作品主题多表现生活中的亲情,但没有停留于表面,而是更深层地挖掘出富有人文思想的情趣,有时甚至是调侃式的幽默。陶瓷作品《母与子》中的亲情就表现了这种诙谐,让人对生活的沉重变得通融、轻松。这种诙谐感在其作品中也不经意地流露出某种哲学思辨,给人带来一种契机,一种遐想,一种玩味。(李小坤)

 

(编辑:漫漫)

 

延伸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没有相关文章。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知名品牌推荐
 
 
 
文字推荐
 
一周排行
本栏最新
一周排行
热卖商品
热卖商品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