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昌盛
(本站原创文章)
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度量衡,推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融合和文明进步。今天我们来说说度量衡的中“衡”的“衡器”,“衡器”就是衡量物体重量的器具。某些衡器习惯上称为秤。这秤有大秤小秤之分,小秤在我国古代被称作“戥(deng)子”,是一种专门用来称金、银、贵重药材和香料的衡器。由宋朝景德年间主管皇家内库藏的官员刘承圭创造发明。
戥子,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称重量的简易衡器,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绳,戥子盒等组成。
你可不要小看这不起眼的戥子,它可是大有讲究的。就拿着戥子杆来说,其选材有质重性韧的象牙,有质坚如铁的纯黑色乌木,有精工铸造的青铜,有洁白如玉的动物硬骨。仅这选料就让人唏嘘不已,再来看看其制作工艺更会让人连声称奇了,在直径不到两毫米的象牙杆的中心钻出不足半毫米的提纽小孔,其精度和难度,就是今天的一个熟练钻工师傅也很难完成。戥子杆上一排排星眼,其做工之难,之细,之精,难以令人相信,好像工艺品样完美、准确、高雅。制作一根戥子杆,至少要经过选料、切割、磨圆、画线、定孔位、钻孔、测定盘星、打星眼、涂色、穿绳纽等十几道工序。
再来说说戥子盘,一般是由青铜铸造而成,也有的是由紫铜板冲压而成。那不足一毫米厚的铸青铜戥子盘,厚薄均匀,光洁如镜。戥子盘沿上有系绳纽的小孔,少则3个,多则8个,要完成这些小孔的钻削,不但需要有专门的工具,而且还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
这戥子中最有分量,算得上大件要属戥子锤了,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秤砣。也许是因为人家多为讲究的商户所用,所以连名字都那么有说道。它由青铜铸造。但是,戥子锤的形制五花八门,款式繁多,像什么高度适中的圆柱体,厚薄均匀的椭圆形,更值得称奇的是如同硬币的圆形。
这称金银细软可马虎不得,要做到分毫不差,精确无误。为此,我们的先人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就比如说戥子的提系纽吧!它一般有两个或三个提系纽,不要以为这二三提系是纽随便设置的,每个提系纽都有各自的功能。第一纽(初毫)的称量范围在1两到5斤之间(一斤等于16两),小于1两和大于5斤的比较少。第二纽(中毫)、第三纽(末毫)的称量范围比第一纽(初毫)一般小2~10倍。两星间代表的称重精度(分度值)为5厘~25厘(15.625毫克到125毫克)之间。
如此精确的称量衡器,再加上其上等的用料、精湛独到的做工,是不是已让你拍案叫绝了,别着急,好东西还在后面呢!
让我们来看看最考究的戥子盒。戥子盒,是为保护戥子在不用的时候不受损而根据戥子的造型制作的保护工具。戥子盒,用料可分为硬木材质和柴木材质,硬木材质的盒子有不同的色彩和纹理,外观不雕刻花纹,不上油漆,保持木质本身的自然色泽,古朴典雅,用蜂蜡打磨后,明亮如镜,木材的花纹格外隽秀,产生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
因使用人的层次不同,戥子盒选料,做工,档次也是不一样的。如,一般百姓多用柴木制作,或是柴木刷漆,而富贵人家多用呈犀牛角颜色和蟹爪纹理的紫檀木制成,其鬃眼细密,木质坚重,古朴大方;有的用枣红色老红木制成,其纹理美观,富于变化,讨人喜爱;有的用色彩鲜美的花梨木制成,其紫黄颜色,文静柔和,纹理清晰,令人爱不释手;有的用蛋黄色的黄杨木制成,其木质细腻,富有天然艺术韵味。戥子盒的形状可谓千姿百态,有提琴形,琵琶型形,长方形等。在报国寺收藏市场“古权斋”主人郑海生先生的帮助下,得以看到几种做工精细的戥子盒。初次看到这些戥子和戥子盒时,给人的感觉是小巧玲珑,制作考究。在这小小的方寸间,古人竟创作出如此杰作,让人顿生敬意。
映入眼帘的是三个造型、大小都不一样的戥子盒,最精致的要属最小的紫檀戥子盒。仅看盒外表那厚厚的包浆就已知道它年代久远,郑先生说:“根据它的残缺情况,做工特征来看应该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此外,郑先生还展示了另外两个戥子及戥子盒。
戥子盒一般为手工制作,无论是放戥子杆的长形沟槽,还是放置戥子盘和秤铊的圆形凹穴,尺寸配合,严丝合缝,充分表现了我国历代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
戥子称金银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如今戥子已成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宝贵遗产,古玩展会的展品,收藏者的“宠儿”。试想,若在自己的淘宝生涯中偶的几件做工考究的戥子和硬木戥子盒也不失为人生一大趣事。
(编辑 大弓)
严正声明:原创文章,严禁转摘,违者必究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