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冯骥才的人都喜欢称他为“大冯”。一是他个子高,一米九二的身高,作家群中数第一;一是他做的事儿令人尊敬,这个曾经在文坛炙手可热的作家在最近十余年间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俨然成了非遗保护的代言人。这不,临近两会了,在接受《中式生活》特约采访时,冯先生口中仍离不开非遗保护。
世界级非遗保护名录,中国居第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在十年前,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还属于新鲜词。2001年昆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杰作”,实现了中国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零的突破。 当年,这个消息很少有人关注。
201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俨然已成为一个热词,并创造了响当当的世界第一,在世界级非遗保护名录数居世界第一,在全球213项名录里,中国以28个项目位列第一。
冯骥才介绍,我国在2006年6月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518项,2008年公布的第二批“非遗”项目510项,目前,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审批完毕,接近300项。我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总计将达到1400项左右。
从十年前少有人关注至现在的硕果累累,作为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的冯骥才应该骄傲才是,但是他在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问题上,每每忧心忡忡,充满焦虑。
“中国近几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绩大家也有目共睹,但是,现在的很多非遗保护,也陷入了一个怪圈,很多地方政府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非常积极,做了很多工作,但一旦申遗成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定后,地方政府的政绩完成了,反而没人去对这些项目进行管理和保护,这种做法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对此,冯骥才流露出他惯有的忧患意识。
在上一年的两会上,作为政协委员,他专门对此写了一个提案,即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黄牌警告与红牌除名机制。冯骥才委员对国家目前申遗的速度比较满意,但有的地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产业化经营,不但起不到保护的作用,反而是一种伤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应该是长期的,这是祖宗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要好好保护。”这也是他这几年来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但相对于中国丰厚的非遗资源,冯骥才常常表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的还是太慢了。
抢救古老文化刻不容缓
天津人提起冯骥才来,更喜欢称他为保护古城的大英雄。1994年,大冯在报纸上看到了天津市要大规模铲除老城、改建新城的消息。这意味着拥有着6万年历史的天津城、义和团重要的塘口、五四运动的遗址,包括中国最早的电报局,还有地域文化里面数不尽的财富都将灰飞烟灭了。大冯急了,“所以当时我就自己拿出一笔稿费来,请了七八十个人,有历史学家,有建筑师,把整个老城考察了一遍,然后全部都拍下来。那次我们用一年多的时间,拍了3万多张片子,然后,择出2000张印成画册。从市委书记、市长开始,到各局局长,每个人送一本。最终,我们的努力有了结果,天津市委决定留下这笔巨大的文化财富。”这是冯骥才保护非遗的开始,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从天津辐射到全国,他开始做抢救中国古老文化的事情。
目前在民间文化保护与抢救工程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成员,全国及地方协会有近万人,其中很多人都是搞民俗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的学者,“唯有对中国古老的文化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会把这项艰苦的工作坚持下来。”冯骥才说。
冯骥才自诩为“丐帮的首领。”2003年的一个雨夜,冯骥才为了抢救年画古版,与十几位专家一起踩着泥浆,淋着雨水忙上忙下,那一次,冯骥才差点冻感冒,其他人都穿上了县里预先准备的雨靴,唯有他的脚太大,最大的雨靴比他的脚还小五公分,他抓起两个塑料袋,套在脚上,就钻到雨地里去了,尽管辛苦,不过看到抢救出来的年画,还是欣喜万分。
冯骥才和他那些同样对古老的文化有着深厚情结的学者同行们一天天,一年年地坚持着。尽管非遗的保护渐渐被众人所熟知,但数量庞大的古文化常常陷入没有资金支持的境地,因而,在文化保护工作中,学者们常常会自掏腰包,“我把那些热爱民俗文化的人放到了一个被动的局面中,他们都是被我的话感动了,一起和我来做事,从没问过钱的事情,全部靠自己的热情,靠个人掏钱来做这个工程。”冯骥才曾经动情地说道。他自己,也常常为了保护文化遗产,画画画到手肿,为的是有资金去做更多的事情。
保护非遗,咋做都值
有人问他,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自己付出那么多精力与金钱,值得吗?大冯觉得这个问题简直没必要回答,“当你看到你的母亲病了,你会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吗?现在,我们祖国的文化出了毛病,我们意识到了,就要去挽救她,怎么会有值得不值得的想法?”
偶尔他也会感叹,自己现在用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时间少了,文化保护工作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但是想一想,他和其他专家的努力让中国的古老文化得以保持,并延续下去,那一点点遗憾又不算什么了。“一个作家,总要有点社会担当的。精卫填海最后是吐血而死,但它的身上能够体现一种精神。” 冯骥才说。
至今,让冯骥才印象最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他2003年2月18日倡导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此工程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施项目,计划历时10年,用文字、录音、摄影、摄像等现代技术立体地记录中国民间文化,还将大批搜集和收藏中国民俗代表性实物,建立中国民俗图文资料数据库,命名一批文艺之乡,确定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一批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9年初,该工程启动编纂“中国民间四库全书”,《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中国歌谣全书》、《中国谚语俗语全书》和《中国民间史诗叙事诗全书》。均采用按县分类方式,原则上每县一卷,小部分将两县一卷,每卷30万字左右。目前,全国共有2800余县,算下来,“四库全书”总卷本有近万之多,总数字约8亿4千万,属当今世界最大的编纂工程。
冯骥才与杨柳青年画艺人王学勤交谈
冯骥才举了一个例子,山西的民俗产品布老虎。几年前,他在在山西某地看到布老虎,看到有五六百种,有公考虑、母老虎,有蝎子布老虎,有蝴蝶布老虎,非常神奇,各有各的特色,今年,他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开了一个座谈会,请来了几位剪纸艺术传人与大学生做现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有一个来自山西的人带来了他们那里的布老虎,大小不一,好几个,但是仔细一看,这些布老虎的神态,表情全都千篇一律,没有一点变化。原来粗狂的,纯朴的,个性的东西全都没有了,这引起了冯骥才的深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终其原因是保护其本真性,个性,民族性的,如果失去了这些,变成了流水线,脸谱化,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也促进冯骥才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中国文化的记录中去,对很多古文化的原始性要做一个记录,保存档案,明年,他会把中国的古村落好好地排一排,做一个文字,影像记录。“为它们建立档案。”冯骥才说,他没有说出来的担忧是,在现代化迅猛推进的当下,不知道多少古村落会消失在铲车下,他要赶在被拆掉之前为它们留下记录。
冯骥才的另一个隐忧是:大量的文化遗产没有专家支撑。“比如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起来1400多项,据我了解,其码三分之二的文化遗产后面没有专家,只是传承人自己。任何文化都分为两部分,一种是精英文化,一种是民间文化。精英文化就是经典的,民间文化需要专家帮助支持,如果没有专家支撑的话,传承人自己并不知道它的重要性。”冯骥才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特征是,有些技艺,手艺,如果没有继承人,传承人,会随着现有传人的离世而丢失,它与自然遗产还不同,自然遗产是常年不动的,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保护不到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消失,因此,需要有专家,学者告诉我们,它们的价值在哪里,应该怎样保护,但是现在的专家支撑太少了。”
冯骥才先生最想把春节这个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变作非遗。“春节是我们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旧的日子过去了,新的一年要来到了,人对于生活所有的期盼,祝福,愿望,都要放在这里面,通过福字,红灯笼,鞭炮、来等民族形式表达我们中华民族对人间的梦想。”冯骥才说,“它是全世界华人的节日,春节的主题是理想化的,祥和、顺利、丰收、幸福,家里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所有的中国人走去。”
冯骥才强调,一个民族不应该只有GDP,还应该有DNA。而民族的DNA,就是文化。
冯骥才简介: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原载于《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2011年第一期,作者:海珍)
[ 网站编辑:徐浩然 ]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