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RSS聚合
网站地图
首页
影视频道
地图
杂志
市场
行业
人物
生活
文化
交易
交流
视频总汇|行业焦点|时事报道|联合访谈|业界人物|企业视点|木材辅料|美店美器|区域巡礼|专家讲堂|联合风采
滚动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工艺设备 >> 正文
标题检索
全文检索

红木真空干燥·注蜡一体机技术原理浅析

2015/1/5 11:08:00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作者:杨扬

桌面锃亮如镜,纹理流畅密合,周身光滑如玉……南通某知名企业一件经无缝工艺处理的红木书桌格外抢眼。与攒边装板预留伸缩缝的传统做法不同,这件家具各构件结合紧密,桌面平整无痕。这种没有伸缩缝的红木家具在业内被称为“无缝家具”。一般家具即使留足了伸缩缝还难免变形开裂,无缝家具无缝攒接装板而不出问题是如何做到的呢?“惜木机电”产品——红木真空干燥·注蜡一体机,正是无缝家具的“科技后盾”。

干燥机

稳定处理解决胀缩难题

除精细的做工、高超的技艺外,无缝家具的关键在于经干燥和稳定性处理的材料。多孔结构的木材具有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的特性。研究者公认,水分的存在与变化是导致木材尺寸不稳定的根本原因。通常,干燥处理前木材的含水率在20%以上,新料的含水率更高。而空气相对湿度,南方16%左右,北方10%左右。据实验测定,经红木真空干燥·注蜡一体机处理后,红木板材含水率不受气候、吸湿等因素影响,含水率可控制在6%-10%之间且保持稳定。注蜡工艺在红木家具领域的应用,至今已有10多年历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木材稳定性处理方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施蜡就能保证木材尺寸稳定。干燥程度、施蜡工艺过程、蜡的渗透性等都是木材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红木真空干燥·注蜡一体机,在有效注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干燥与注蜡结合,从设备功能上为木材稳定性处理提供了更合理的施蜡方法。真空环境完成注蜡的板材置于常压下,木与蜡的结合更加密实,最大限度避免了干燥后的吸湿问题。

红木干燥

无缝拼接提升家具品质

伸缩缝在家具中常应用在攒边打槽装板中。按照传统技艺,面板板心与边框并非密不透风,而是松紧有度。尤其冬天生产的家具,为防止潮湿的夏季木材吸湿膨胀,装板过程中必须留伸缩缝。传统家具的面板常两面留缝,缝隙位于两个大边内侧,而非现在十分普遍的四面留缝。这是因为相对横向胀缩,木材纵向的尺寸变化小得多,可忽略不计。据测定,木材横向伸缩率约为8%-12%,而纵向伸缩率约为0.3%-0.8%。

由此看来,传统家具预留伸缩缝,正是考虑到未经稳定性处理的木板,因气候变化不免胀缩。反过来讲,如果木材经稳定性处理、有效解决了胀缩问题,家具大可不必留伸缩缝。无缝家具在木材稳定性处理基础上,改进了传统家具制作技艺,使家具结构上无损拼接的牢固性,审美上提升了美观度,工艺上更为细致讲究。传统家具榫卯工艺的最高标准是严丝合缝。优秀匠师在攒边打槽装板时,一般并非特意留缝。即使预留也要做到“夏天不能胀死(顶开),冬天不能透亮(见地)”。

但现如今,这种精细的做工随着机械加工工艺的广泛应用渐成凤毛麟角。为保证批量生产的家具质量,许多厂家要求统一留伸缩缝,缝隙从1mm-5mm不等,有些甚至更宽,完全摒弃了传统做工要求。随着木材稳定性处理技术的成熟,家具的生产变得更为高质高效。据了解,采用经红木真空干燥·注蜡一体机处理的红木板材,即使不留伸缩缝,家具也不会干缩湿胀,结构稳定性和造型美观度大为提升。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承载传统文化内涵的红木家具必将走进更多消费者家庭,而无缝工艺处理的红木家具凭借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造型优化,必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博得消费者的赞赏。

相关阅读:红木之家网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版权声明:本站是中国红木新闻第一门户,享有《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中式生活》杂志、《中华木作》杂志、《红木买家》杂志及本站原创文章的全部知识产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的任何网站、媒体均不得转载、摘编,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 网站编辑:李玉华 ]

延伸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知名品牌推荐
 
 
 
文字推荐
 
一周排行
本栏最新
一周排行
热卖商品
热卖商品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