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林 摄影/光年
有这样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上级交给鲁班爷一项关于建造一座风水亭的任务。鲁班爷想:现今已经造了这么多亭子,我应该建一座别有风格的!鲁班爷就想呀想,三个时辰过去了,晌午歪了,还没有想出更好的样式。
这会儿为了犒劳鲁班爷,妻子特地为他做了一条整鱼。她用筷子的一头扎进鱼嘴,手抓另一头,竖起鱼尾将这条鱼放在盘子里。鲁班爷看见后,眼前一亮,大声叫道:“有了,太妙了!”
于是,鲁班爷就把小亭子的柱子设计成有两个鱼头相对,一棵柱子经过鱼口相接,鱼鱼相望,连连有余。初步方案订下来了,但是怎样连接才更有力更结实呢?接着鲁班爷又陷入了沉思中……
突然,耳边传来了小燕子声嘶力竭的惨叫声,一下子打断了鲁班爷的思序。他抬头看见一只可爱的小燕子被两根晾鱼鳔的绳子挂住,已负伤了。鲁班爷非常心疼,轻轻地把小燕子取下来,他发现小燕子呈八字形的尾巴卡在了两绳之间。他连忙唤妻子过来,给小燕子包扎好伤口,放在棉花上,让她每天照料直至伤愈放生。
这时鲁班爷就萌发了用燕尾相错的方式连结两个鱼头部的想法,这样在竖的方向上连接牢固有力,并且不是更能抗横击之力吗?就这样,鲁班爷将这一木作结构方式命名为“燕尾结构”。
渐渐地这个充满想象力的燕尾结构流传开来,被天下的木匠广泛使用。无论是大木作的房屋木架上的升斗结构,还是小木作家具中的挂销串销,还有抽屉箱柜的明扣暗扣,都使用燕尾结构的原理。
到了明清,燕尾这个异形结构之母,在家具中更是不可缺少的榫卯连接法。带托泥的家具,现如今大多是凿眼或栽木销使腿与托泥相连。而在宫廷造办处和明式家具的精品上,它的结构却是由托泥的两条边各出一半燕尾,腿子的下端出梯形榫,这样腿子与托泥组装在一起形成合拍燕尾榫卯。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只要托泥不散架,腿子永远不会与托泥分离。
那么,我们在修复古旧家具中为什么不充分发挥这一原理呢?如:接榫要生根,即在不同的方位采用不同方向的燕尾方法。这样的修复增强了接榫的力度,并可巧妙地应用部件完好的部位,减少外露部分,可以保持老包浆。
(原载于《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请勿转载)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