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RSS聚合
网站地图
首页
影视频道
地图
杂志
市场
行业
人物
生活
文化
交易
交流
视频总汇|行业焦点|时事报道|联合访谈|业界人物|企业视点|木材辅料|美店美器|区域巡礼|专家讲堂|联合风采
滚动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市场观察 >> 正文
标题检索
全文检索

古典家具涨声响起来

2005/1/17 11:19:00 来源: 作者:
    刚刚过去的200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古董成交行情要远逊于书画,但其中也有亮点,古典家具就是一例。目前国内古典家具拍卖排名前10位的,有7件是去年成交的。其中北京翰海秋拍的清初黄花梨雕云龙纹四件柜,成交价达到了1100万元,刷新了中国内地古典家具的最高拍卖价(此件作品在2002年中国嘉德秋拍会曾以943.8万元成交)。这也是目前中国古典家具的国际纪录。之前的纪录是1996年纽约佳士得秋拍中国古典家具专场的一件明末云石插屏式座屏风,曾以110余万美元的成交价创造的。香港佳士得2003年春拍以2358万成交的清康熙寿山石嵌人物图雕空龙寿纹十二扇围屏,则被归类于玉石器(摆件)。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古典家具的许多拍卖纪录都是在海外创造的,纽约、香港主导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定价权。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过去并不将古典家具视作为艺术品珍藏,造成古典家具不断外流。一直到1985年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出版发行后,人们的观念才有了变化,由此带动了中国内地明清家具的价格暴涨了近10倍。地上文物极为丰富的山西,整个省的明清家具精品几乎被抢淘一空。目前境内外的差价已不复存在,而且中国古典家具的定价权已转移到了北京。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国古典家具有独特的文化积淀以及欣赏、收藏投资与居家装饰的实用价值,拍卖行情呈现每年20%左右的增幅,其保值增值的投资功能较为明显,在家具调剂市场和拍卖会中都十分火红。如目前居中国内地古典家具拍卖排名第六位的明黄花梨雕双螭纹方台,中国嘉德去年秋拍会以429万元成交,而在1995年秋拍会的成交价是88万元。目前国内地从事古典家具的,虽然只有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及太平洋等少数几家,但人气很足,成交踊跃。  
    一般来说,古典家具的价值取决于材质、年代、品相等因素。明清家具的材质,通常的排列是:一黄(黄花梨)、二黑(紫檀)、三红(老红木)、四白(楠木、榉木)。也有人将材质分硬木类与软木类,黄、黑、红属硬木类,要优于软木类;年代愈久远,存世量愈少,价格就相对昂贵。据当代文物收藏家田家青先生分析,最具升值潜力的家具,一类是明代和清早期在文人指点下制作的明式家具,木质一般都是黄花梨;另一类是清朝康雍乾三代由皇帝亲自监督、宫廷艺术家指导、最好的工匠在紫禁城里制作的清代宫廷家具,木质一般是紫檀。如北京翰海去年秋拍会推出了不少清宫旧藏的紫檀家具,悉数成交,其中一件清乾隆紫檀镶百宝挂屏成交价达419万元。而刷新中国内地古典家具的最高拍卖纪录的清初黄花梨雕云龙纹四件柜(通高320cm),据考也是清皇室近亲--亲王府内的陈设之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这两类家具存世量估计总共不超过一万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古典家具又可分为厅堂、书房、卧室等种类,一般以厅堂最佳,书房次之,卧室最次。作为古典家具重器的,通常都是厅堂家具。另外,家具的出处也是不可忽略的。所谓物以人贵。如北京传是去年春拍推出的蒋介石、宋美龄用办公桌椅一套,系从美国辗转回归的政要名人家具。书桌为柚木材质,扶手椅由樟木制成,其形制为中西合璧,采用平底浮雕法,雕满传统的夔龙纹饰,寓意威严、吉祥、长寿,造型典雅,雕饰图案相配得体,结果成交价达308万元,为近代家具拍卖之最。  
    近几年,投资古旧家具在收藏界已成为一种时尚,而明清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代表之作。明式家具的造型洗练、气韵生动和清式家具的雍容华贵、雕饰精美,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极高的美学价值,自然成为收藏家们四处收集的宝贝。其中又以晋(山西)作家具和苏(苏州)作家具风格最为突出,也最具影响力。从后市看,其上升空间仍然十分巨大。
延伸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知名品牌推荐
 
 
 
文字推荐
 
一周排行
本栏最新
一周排行
热卖商品
热卖商品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