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民办博物馆收藏,人们普遍认为,那是有钱人的事,是有钱人对钱玩腻了,想换个新玩法。其实并非如此,博物馆和古玩收藏不一样,第一,它是知识的延续,是人类的进步的标本和记忆,是知识的传达以及经验的传承。其次,它是文化累积的经验以及累积的一种精神;第三,它是价值,是一个国家和大众的文明层面,是精神和物质价值的总和。这些馆藏所蕴含的特性,也集中体现在传统文化所物载的古典家具中。
就拿传统文化类博物馆来说吧,自马未都创办国内第一家民办博物馆——观复博物馆以来,民办博物馆就如雨后春笋,遍布大江南北,数量也节节攀升。民办博物馆直到今天还谈不上发展,目前博物馆的燃眉之急是如何生存下去。据了解,国内首家实现盈亏平衡且没花国家一分钱的博物馆就是马未都创办的观复博物馆。
全国大小博物馆4000多所,遍布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公立博物馆3000多,民营的近1000所。整体上说,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博物馆,经营上都很艰难,这是业已存在的普遍现象。
自1905年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和1912年北京成立古物陈列所以来。近百年来,特別是改革开发30年,博物馆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门类日益丰富,综合类、、艺术类、自然类、民俗类等多种类型的博物馆竞相辉映;办馆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有公立、集体和民办等形式,地域分布也更加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个区域。另外,数量大幅增加,特别是民间的博物馆强劲增长是值得关注的新现象。
虽然大多数博物馆的生存都是问题,靠展览门票为生,但还是“食不果腹”,仅凭外界的杯水车薪的赞助也是“度日如年”。当然也有的博物馆是“以藏养藏”,靠出让藏品维系博物馆的经营运转。比如欧洲众多著名博物馆,每年大约有2%左右的藏品被“淘汰”,一方面是为了空出更大的场地‘另一方面则通过参加拍卖会,“淘汰”部分藏品,以便引入更有价值的藏品,有更多精力和财力收藏好的珍品。不出售藏品,博物馆靠什么赢利?毕竟收藏是非常大的投入,博物馆的日常维护费用也很高。在大部分博物馆艰难生存之际,古典家具类博物馆却接二连三地建成,令人眼花缭乱,倍感蹊跷。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是一门独特的行业,它的设计、制作、展示、推广和销售都需要独特的拓展渠道。特别是一些“高仿”的红木古典家具和新制作的红木家具,需要人们的认知和体验过程。而博物馆能大大提高古典家具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同时带动博物馆馆主的社会地位和个人文化品味,既带来了经济收入,又实现了产品在社会的宣传与推广,这种采取“统一经营”的模式,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美地统一。另外,每年的拍卖行情也刺激了藏品的价格攀升,自然带动了博物馆的名气,所带来的增值空间和循环效益,岂能是简简单单用“以藏养藏”概括得了的?
有些民办博物馆的成功经营模式主要是靠“名”获“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门票及一些赞助,第二是凭借其名气提供服务。比如:学习收藏知识,或者对藏品提供鉴定。另外,出租博物馆场地搞活动;再次就是出售有关商品,这些商品不是展品,而是衍生出来的服装、装饰品、书籍等,靠品牌来开发商品,主要还是靠文化、艺术等无形资产经营。中国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收藏委员会主任张绍武就曾表示,近年,我国的红木古典家具产业发展得非常快,这得益于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更得益于广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红木艺术的痴迷者,正是他们提供了持久而坚定的消费力,支撑着产业的发展。试想,红木古典家具产业离开了人们对红木艺术的热爱和传统文化的推动,产业的持久而坚定的消费潜力又在哪里?
日本馆藏模式一直在走产业化道路。日本西武百货公司的博物馆就在百货公司上面,吸引了足够的购物观光客前往,带动了百货销售的同时,又以博物馆的文化为蓝本,开发出大量各类纪念品。在博物馆纪念品商店里,从活页纸、明信片到文物仿制品琳琅满目。基于馆藏性质、特点和藏品而开发出的纪念品极具特色,无形中推高了藏品的价值。此外博物馆还提供餐饮服务,为观众提供休息及食品与饮品等。虽然价格较高,但环境与餐饮都非常精致,在充满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博物馆享受美味佳肴,人们会期待在获得营养成分的同时,还能收获艺术与文化方面的精神食粮。
如此看来,只有生意是不够的,还需要文化来调适,这样的馆藏模式对产业来说更具生命力。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的长久生命力又何尝不需如此?(载于《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2012年第三期,作者:一天)
[ 网站编辑:李世兰 ]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