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购得民国粉彩仕女婴戏图嫁妆瓶一对,瓶高43厘米,一面绘粉彩仕女婴戏图,一面书墨彩诗句。绘画一面,构图饱满,疏密有致,色彩艳丽,富丽典雅。书法一面题:“古砚不容留宿墨,清瓶随意插新花。”购回后擦试一番,更显得釉润胎细。离家之前,少不得对它多看一眼,下班之后,又是一番的抚摸把玩。第一次收藏瓷器,虽有藏友掌眼,还有点不太放心,后来将图片传到网上,请高手指点,得到肯定答复后,止不住满心欢喜,晚饭时竟然多喝了两杯老酒。
嫁妆瓶虽然起源于清朝乾嘉年间,大行于世却在清末民初,是当年北方普通老百姓嫁女的必备品,其份量相当于现在陪嫁一台大彩电。嫁妆瓶的纹饰可以说是瓷器纹饰的集大成者。人物纹饰有三国人物、红楼故事、仕女婴嬉、隐者高士、渔樵耕读、神话传说等。动物纹饰多吉祥图案,如太师少保、狮子滚绣球、苍龙娇子、麒麟送子等。花鸟文饰有凤穿牡丹、竹报平安、松鹤延年、白头富贵、喜上眉梢等。特别是粉彩花瓶,色彩艳丽,符合我们民族喜欢大红大绿的审美习俗。
居室中陈设精美的瓷器,是追求雅致生活的体现。作为世界上首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两多年来,瓷器早已融入国人的生活之中,而从日常用具的碗盘杯盏上升到陈设品,是生活富足和身份地位的体现,当下反映古代生活的电视剧中,大户人家的厅堂中哪一家没有瓷器的身影?
虽说摆放近年制作的瓷器是多数家庭的首选,但将一对嫁妆瓶摆放在客厅,却能大大提升居室的品味。嫁妆瓶经历上百年岁月的洗涤,其古朴雅致的形态自然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受。观赏嫁妆瓶上的绘画,古人的生活情景如在眼前,还真让人“发思古之悠情”。杜牧《赤壁》诗说:“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古战场上的一块碎铜烂铁,还能让人联想到三国时的大乔小乔两位美女,何况一对精美的嫁妆瓶!
在中国传统家居陈设中,这种掸瓶(也称嫁妆瓶)往往成双成对地摆在中堂条案之上
嫁妆瓶曾经给不少人留下美好的回忆,特别是那些曾经拥有嫁妆瓶的家庭,那也许是老祖母的陪嫁品,当传承到我们手中的时候,不知经过了几代人的呵护。而一代又一代的孩童,通过对嫁妆瓶上图案的探究和询问,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染。赏美瓶,吟诗文,日常生活中在与这些瓷器的近距离接触中,古老的中华文明犹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版权声明:本站是中国红木新闻第一门户,享有《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中式生活》杂志、《中华木作》杂志、《红木买家》杂志及本站原创文章的全部知识产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的任何网站、媒体均不得转载、摘编,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