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RSS聚合
网站地图
首页
影视频道
地图
杂志
市场
行业
人物
生活
文化
交易
交流
视频总汇|行业焦点|时事报道|联合访谈|业界人物|企业视点|木材辅料|美店美器|区域巡礼|专家讲堂|联合风采
滚动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收藏鉴赏 >> 正文
标题检索
全文检索

古玩面前 礼遇有加

2013/1/22 10:00:00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作者:吴含

吴含/文   高立 王长青/摄影

(应该这样欣赏古董)

(这件估价上百万的转心瓶因为疏忽后来被打碎了。)

    著名文物鉴定专家朱家溍先生在其专著《故宫退食录》中,开篇有这样的话:“我从幼年对文物耳濡目染,到十几岁就随着父亲每日接触金石书画。卷、轴、册怎样打开收起;铜、瓷、玉如何拿起放下,都和生活中其他事情一样熟悉。”

(到拍卖公司看拍品更要小心)

“怎样打开收起”、“如何拿起放下”?这是什么意思?读后我有些茫然。恰巧后来有机会见到朱先生,我就此问题向他请教,老人眨眨眼睛,没讲什么大道理,只打了三个比方:一、在观赏手卷时,左手徐开,右手徐收,动作要轻,展开不宜过长,画背不要蹭桌面;二、擦拭硬木家具,上面的摆件挪位时,要端起来,不能来回蹭,以免家具包浆出现划痕;三、立轴在展开时,不要手托画背,以防画芯出死摺。

(拍卖公司给顾客看拍品要先放在护垫上)

 

 

(带绳的小件要先把绳抓牢了)

(容易磕碰的东西更要小心)

    玩古董当然要“把玩”。而如何“把”,就大有讲究。据传曾有电视台在摄制节目时,两位嘉宾因大意,致使一件明代瓷器在交接中坠地摔碎。这就是没有“把”好。我在潘家园曾见过这样一幕:一位先生把看完的瓷器交还给摊主时,先说一句“接着”,然后左手托底,右手捧边,递还过去,再提醒一句:“拿住了没有?”得到肯定后,先松右手,再松左手,完成交接。表面看,这好像有点夸张,但这无疑是最牢靠的做法。

再有,我们说“把”,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抓”,在观赏器物时,最好是“捧”。有位老古董商说过一句话,叫作“炉不攥耳,碗不抠边,壶不端把”,这实在是经验之谈。因为但凡古董,年代必久远,内部组织结构往往产生变异,一些较重的器物,你只图方便,抓它好拿的地方,而恰恰这些地方就有可能经不住器物全身的重量,而把东西掰坏。
    需要指出的是,把玩古董,从主观上切不能有轻率和漫不经心的态度,更不能玩“潇洒”,应该把手中的古董看得很神圣,惟其如此,你才会做到时刻谨慎。一位日本京都大学的教授,在看一只汝窑碗时,双手捧端,前胸内含,腰向下弯,好像整个身子都在较劲。我告诉他,不要紧张,他的话很耐人寻味:“不是紧张,是尊重,它比我爷爷的年龄还大呀!”
    得承认,我们国家的古董数量不少,其中的普品就更多,但我们不能以是否普品而决定对它们的态度,须知再普通的古董,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损坏一件就少一件。

 

 

    朱先生说:“文物古董,接触它们时,一招一式都要十分小心,稍有差池,就会损坏东西,有些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在一些小节上应该养成好习惯。”
老人说到了“小节”二字。古语云:“小节不彰则大节亏。”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一个不小的问题。仔细想来,在我们对古董的鉴赏中,的确有很多这类“小节”问题被忽略。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版权声明:本站是中国红木新闻第一门户,享有《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中式生活》杂志、《中华木作》杂志、《红木买家》杂志及本站原创文章的全部知识产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的任何网站、媒体均不得转载、摘编,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 网站编辑:李玉华 ]

延伸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知名品牌推荐
 
 
 
文字推荐
 
一周排行
本栏最新
一周排行
热卖商品
热卖商品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