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RSS聚合
网站地图
首页
影视频道
地图
杂志
市场
行业
人物
生活
文化
交易
交流
视频总汇|行业焦点|时事报道|联合访谈|业界人物|企业视点|木材辅料|美店美器|区域巡礼|专家讲堂|联合风采
滚动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收藏鉴赏 >> 正文
标题检索
全文检索

中华木工委委员朱宝力谈宫廷描金大龙柜

2015/5/7 13:24:00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作者:朱宝力

       2009年初秋,笔者应邀来到北京后海湖畔一处绿树掩映的院落,这里珍藏着一件硕大的描金漆柜,高220厘米,宽187厘米,深82厘米。造型为方角平面竖式, 又称“一封书式”;双门对开,中设闩柱,柜体下带浅仓,腿间有拱形牙条;在双门正中的偏上方有菱花形面叶的铜饰件,门边的铜铰链各为三个,柜足有铜包脚,铜饰件上有錾花鎏金的鱼子地缠枝莲龙纹。这些铜饰件为早年补配,中间的铰链是添加的,原来各为两个。

朱宝力

此柜以珍贵的金丝楠木制作底胎,通体糊麻布,桐油料灰底,外髹黑色大漆,里漆为橙色,漆地断纹密布。其正面和两侧均描绘有纹饰:一对柜门和柜体的两侧饰有缠枝莲地五龙纹,图案的格局中间为一条团形坐龙,四角为对称的游龙,两升两降;柜体的前脸饰有缠枝莲和行龙纹。纹饰以赭黄色的金脚漆打底,贴浓淡双色金箔,黑漆钩理,学名称“黑理钩描金”,行话又称“平金开黑”。虽然历经多年的拂拭和侵蚀,纹饰的金色大部分已经消褪,但金脚漆上的纹理依然清晰可辨,显得十分精美和富丽,具有清代宫廷器物的工艺风格。

主人介绍此柜,据说原为清朝时期某王府之物,辗转流落到了民间。笔者观察以后,认为此说可信。首先,它的纹饰是龙纹,当年绝非一般人家所能使用;其次,它的龙纹脚爪为四指,属于蟒龙,低于皇用器物一等。但在清朝时除了亲王、郡王以外,其他各级皇室贵族也常常使用蟒龙纹来装饰器物,它们的区分主要在于器物造型和体量上。此柜的造型比例与北京故宫太和殿(金銮殿)两壁陈设的紫檀雕云龙纹顶竖柜的底柜相近,笔者判断它原来也是有顶柜的,因年久辗转而佚失了。根据比例推算,它加上顶柜后,高度约320厘米左右,仅次于太和殿的紫檀雕云龙纹顶竖柜(高370厘米),当年应是成对陈设在清朝王府的正殿——银安殿内两侧,以壮威严之势。此柜又名“朝服柜”,其宽大可以使朝服不加折叠地贮藏其内。

描金朱漆柜

偶见其“兄弟”

2010年的春天,朋友介绍在法国巴黎的吉美博物馆里也藏有一件类似的黑漆描金缠枝莲龙纹大柜,与这件黑漆描金大龙柜很相似,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趣。觅得吉美博物馆的照片后,笔者将这两件藏品作了认真比对,从造型、体量、漆色和纹饰等方面看,它们确实非常相似,仿佛孪生兄弟,而且尺寸也基本相同(232×192×83厘米),显然它们是同一个作坊而且年代相近的制品。巴黎吉美博物馆里的那件龙纹大柜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已经流落到了法国,当时它是配有左右两个顶柜的,可惜顶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丢失了。

但是,法国那件大柜的龙纹脚爪为五指,属于典型的宫廷器物,而且在其后背上方的正中赫然题有“大明万历年制”的描金款识,长期以来,该柜一直被视为明朝万历年间经典的宫廷家具。这简直太蹊跷了,难道笔者最初对北京这件大龙柜的年代判断有误?

描金朱漆柜

再探黑漆描金大龙柜

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再次对北京这件黑漆描金大龙柜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其龙纹的脚爪四指比例不协调,有抹去一指的痕迹,从而得知它最初也是五指真龙的纹饰。如此庞大体量的龙柜应是专为陈设皇宫的主要建筑而定制,数量有限。离奇的是,大龙柜的后背并无“大明万历年制”的描金款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笔者将二者的后背图片进行比对,发现它们都曾经过了修复。北京的这件只是近些年对其漆地剥落之处(后背下三分之一靠墙根处剥落最严重)进行了修补和纹饰接续,而整体上的纹饰仍旧保持着原始状态;但法国的那件除了对漆地剥落之处进行了修补之外,又将原有的纹饰全部重新复描,以求达到完美的装饰效果。这种修复方法对于原有的纹饰没有篡改,应该说是可以的,问题在于法国大龙柜“大明万历年制”的描金款识却是后来添加的。

明代宫廷家具的年款大多是由宫廷画匠题写的,水平虽然不能与书法家媲美,但自然、率真。法国那件大龙柜上的年款则显然是具有一定书法功底的人仔细斟酌着书写的,字体虽美,但显得拘谨,呆板,其为伪款无疑。

描金朱漆柜

其次,法国那件大龙柜的后背四边金线因做旧所露出的金脚漆发红,与原始的赭黄色金脚漆不一致,年代特征偏晚。笔者在拙著《明清大漆髹饰家具鉴赏》第七章里指出:“判断描金家具的年代,除了观察其造型、纹饰的风格以及漆地的老化程度等以外,贴金的金脚漆也是重要的线索。其颜色从明代至清代中期以黄色居多,它‘养益金色’(《髹饰录》第82条杨明语),金箔摩残后的色差不明显,但在描绘时甚费眼力。用黑色金脚漆者,金箔摩残后颇带古趣,‘成黑斑以为雅赏也’(《髹饰录》同上条语)。清代时,紫红色金脚漆的使用逐渐增多,至清代后期时,金脚漆已大都为紫红色及黑色两种了。”

再者,古代的描金家具在画好纹饰以后,一般都要笼罩透明的油或漆加以保护,这层油漆会随着时间久远而老化变得浑浊。法国那件大龙柜后背的金色显得鲜亮,缺乏历史沧桑感,大面积后贴金的迹象十分明显,其年款断代权威性已经失去了。古代文物的款识,特别是宫廷器物的款识,是最重要、最敏感的历史信息。大柜的后背上方既远离潮湿的墙角侵蚀,平时人手也很少抚摩到那里,应该是纹饰保存最完好的部位,笔者实在想不出法国大龙柜的年款为何也要重新描一遍的理由。

关于此柜的制作年代,笔者认为大约在清代前期的康熙中期(17世纪末)。因为与清代早期(顺治至康熙初年)流行的描金缠枝莲龙纹大漆家具相比,它的龙纹年代特征显得偏晚一些,而与明朝万历年间官器上的龙纹风格则相去更远了。晚明官器龙纹的主要特征是:龙发在脑后上扬,立眉圆眼,双须粗短,如意形鼻头肥大,脚爪大而有力,呈风车状,也称“轮爪”。所示是一件清代早期的朝服箱,箱内盖顶的穿带上有“杭州”字样,制作工艺为木胎蒙薄牛皮,通体髹朱红大漆,五面有描金罩漆的纹饰,除了后背为花卉纹以外,其他几面均为缠枝莲龙纹。该箱为杭州地方制作的贡器,从流传较广的范围和存世数量分析,当年可能是清朝皇帝在册封皇室贵族时的特赐,专为贮藏诏书宝册和朝会礼服之用。箱子上的龙纹除了龙发分为数绺脑后散开,与明代的龙发脑后上扬有所不同之外,其他风格与晚明的龙纹比较接近。而此件大柜上的龙纹垂眉虾目,双须细长,鼻子短平因此下颌显得长出,与官窑瓷器等康熙朝的龙纹器物标本进行参照对比,其康熙朝制作的风格特征十分明显。

清代早期,宫廷、皇室贵族以及高官阶层的家具大多为漆饰家具,而缠枝莲龙纹也是沿袭明代宫廷描金漆饰家具常用的一种装饰手法,等级甚高。清朝康熙中期以后,随着海南岛的平定和海禁、迁界的解除,适合雕刻的高档硬木开始大批进入内地,硬木家具逐渐成为上层社会家具的主流,其艺术风格也对漆饰家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缠枝莲龙纹用于硬木雕刻比较吃力,不如云龙纹易于运刀操作,因此,这种纹饰手法逐渐在宫廷家具的制作中退出流行。

揣摩其身世

至于北京这件黑漆描金大龙柜的身世来历,目前还没有看到相关的史料记载。笔者只能作以下推测:在康熙年间,这种描金大龙柜是双双成对地陈设于紫禁城的某座主殿之内的两侧,目前已知制作有两对,法国大龙柜与北京大龙柜各为其中一对的右柜。综合其纹饰等级、体量规格、数量规模以及制作年代等因素分析,原来极有可能是康熙中期为火灾后重建的金銮殿——太和殿所打造的陈设家具,属于清代前期的宫廷重器,弥足珍贵。

到了乾隆年间,由于清高宗对紫檀木的嗜好,这批描金龙纹大柜被紫檀雕龙大柜替换下来,抹去龙爪的一指,降格赏赐给了贵族王爷使用。20世纪初年,由于庚子之变和辛亥革命的发生,清室败落,这批描金龙纹大柜散落民间。其中之一为某古玩商所获,聘请艺人高手对其进行全面的修整复绘,并且伪造了“大明万历年制”的款识,以当时的善价卖给了法国人,飘洋过海到了外国。而留在国内的这一件却依然保持了原始的状态,为明清家具的断代研究提供了开门的标本资料,非常难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黑漆描金大龙柜是一件清代前期的宫廷重器,它的原始保存状态,对于我们了解清代上层社会的政治、生活以及明清家具的断代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参考价值,应该好好地加以珍惜和保护。感谢历史老人幸存下了这件原始状态的黑漆描金大龙柜,为今人提供了难得宝贵的真实信息。目前,笔者应邀为它补配了一对顶柜,以壮观瞻和利于世人进行参照和研究。 (图片由作者提供) 

相关阅读:红木之家网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版权声明:本站是中国红木新闻第一门户,享有《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中式生活》杂志、《中华木作》杂志、《红木买家》杂志及本站原创文章的全部知识产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的任何网站、媒体均不得转载、摘编,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 网站编辑:李玉华 ]

延伸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知名品牌推荐
 
 
 
文字推荐
 
一周排行
本栏最新
一周排行
热卖商品
热卖商品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