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后,中国人的起居方式完成了席地坐转向垂足坐的漫长过程,国人的生活视点由低渐高,变得开阔起来。高型家具成为主流,在使用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家具的设计。
将一种自觉地追求完美再现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具设计上,黄花梨家具最具代表性。在文人审美的指导下,黄花梨家具超越了自身的限制,而把文人精神注入其间,成为具有文人化风格的家具的代表。
中国封建社会以文人为中心转动应不存争议,文人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在家具上,则与古人生存哲学相吻合并无法分开。文人的审美决定着家具的外观,文人的志趣赋予了家具的精神。
明末时期,文人被排挤出政治圈子,无法施展抱负。在残酷的现实下,才高志大的文人们,被迫对政治失去了热情,明末著名文人徐渭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的句子,正是反映了这种才华无处施展的苦闷。这时,一大批江南地区的文人回归家乡,置地造屋,挖池堆山,为自己营造逃避现实、不问政治的休身养性之所,将自己的才学用在对艺术的追求上。文人崇尚自然、讲究文雅,对造园的要求极高,所以才出现了江南地区名园林立的景观。
园林需要大量的家具填充其间。家具的风格要与园林保持一致,不能有恶俗之作破坏园林的整体效果。这样,黄花梨木以其明显的优势进入文人的视线。它温润的黄色,不刺目、不突出,但绝不会使人忽略,符合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它的木纹如行云流水般舒畅自如,暗合了文人追求自然的心境。因此,在文人的督促与设计下,黄花梨家具被大量生产并使用。因黄花梨木的珍贵,文人与工匠在制作时需要更加珍惜小心,每一个造型都反复琢磨,每一处的装饰都细致入微,惟恐俗气之作糟蹋了美妙的木材。因此黄花梨木所制成的家具,大多线条简洁、造型文雅,做工一丝不苟,不入俗流,成为古典家具的经典之作。可以说,文人自身的情怀,以及对黄花梨木的理解一点一滴地渗透在家具中,从每一处细节中体现出来,形成了黄花梨家具的文人化倾向。
由明入清,五百年来,无论兴衰,黄花梨家具始终在向人们强调一种身份的优越,提倡一种高尚的生活。追其根源,黄花梨家具的文化内容包含着一种脱俗思想,那就是决不无原则地迎合市场,以保证文化的高贵和不可侵犯性。
黄花梨家具以其不露声色的内涵征服了研究者和收藏家。几百年前的家具至今仍保持着一种摄人魂魄的精神,仔细了解它就会感到十分亲切。凡高品位者,对黄花梨家具流露出的文人化倾向都会由衷地欣赏。
(来源 精品购物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