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美术史家、文化老人黄苗子先生2012年1月8日11点27分于北京朝阳医院辞世,享年100岁。
以下是黄苗子先生的三个儿子黄大雷、黄大威、黄大刚致各界朋友的公开信。
致各界朋友:
父亲黄苗子于2012年1月8日11点27分走完了他人生的路程,去和母亲团聚,去和他的朋友们聚会了。
今年1月1日,他笑着说:“我今天100岁了!”他一生怀着对祖国和中国文化的执着,经历百年风云,在他走完人生最后之路的时候,他曾说:“我该做的事都做完了!”
作为儿子我们谨遵他公开发表的《遗嘱》,不举办任何追悼活动,不留骨灰,也不设灵堂。望各位好友见谅。
只要记住他的幽默、达观、谦和就够了。
黄大雷、黄大威、黄大刚
2012年1月8日
【黄苗子生前年表】
黄苗子,1913年生于广东中山。中国当代著名的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作家。早年就读于香港中华中学,曾先后任《新民报》副总经理、贸促会展览部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第五六七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
黄苗子艺术年表
1913 年 公历9 月30 日(农历九月初一),出生于中国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排行第五,起名为黄祖耀。
祖父黄屺香为清末举人,博古通今,名噪一时。父亲黄冷观,早年加入同盟会。1913 年9 月,因抨击袁世凯帝制而被捕入狱。先后主持《香山旬报》、《大光报》、《香港晨报》等,创办香港中华中学。
1918 年 举家迁往香港。
1921 年 开始学习书法。
1925 年 师从岭南艺术大师邓尔雅先生学习书法。
1926 年 入父亲创办的香港中华中学学习。大约15 岁起,便开始漫画创作,并在香港报纸如《大光报》、《骨子报》、《半角漫画》等发表。
1929 年 漫画《魔》发表于8 月3 日出版的第67 期《上海漫画》,署名黄祖耀。《上海漫画》创刊于1928 年4 月,主编张正宇、叶浅予。
1930 年 12 月,从中华中学毕业。
1931 年 进入香港华仁书院学习英文。
1932 年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
3 月,给家里留下书信,毅然离开香港,从香港西营盘码头乘船,只身前往上海,任上海卫戍司令部上尉书记。当时的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受老友黄冷观所托,找到黄苗子受其照顾。到上海后,画两幅抗战漫画,经沈君怡先生推荐,在邹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周刊上发表。
1933 年 调上海公安局监印股任科员。其间,结识张光宇、叶浅予、丁聪、华君武等漫画界朋友,陆续在《良友》画报、《时代漫画》、《上海漫画》等刊物上发表漫画作品。
1934 年 1 月,兼任梁得所先生主持的大众出版社《小说》半月刊编辑,创作封面插图。在马国亮先生主编的《良友》画报上发表《八大山人》、《郑板桥》等古代画家评介文章。与刘海粟、张大千、庞薰琹等探讨研究美术史。
1935 年 5 月,到南京,任《扶轮日报》副刊编辑,并在《朝报》、《南京人报》发表文章和漫画作品。
1936 年 在张正宇的中国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漫画事典》一书。
夏天,与鲁少飞、叶浅予、张光宇、张正宇、王敦庆共同发起筹备“全国第一次漫画展”,黄苗子与王敦庆共同负责具体书记事项。11 月,展览在上海首次亮相,汇集了来自全国和海外华侨漫画界的600 多幅作品。在上演话剧《赛金花》的后台结识该剧作者夏衍先生。
1937 年 4 月,赴广州,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办公室机要秘书。积极投入漫画抗战活动,并撰写了不少理论探讨性文章和评论文章。
8 月下旬,“第一次全国漫画展”和当地美术家的“抗日漫画木刻展”同时在广州禺山中学举行。这是抗战爆发后,广州漫画界举办的最为重要的一次展览,轰动了整个华南地区。黄苗子创作了《香港》和《捐输为国》两幅作品参展。
1937 年9 月2 日,《大公报》发表通讯《全漫展与救亡展在广州》,详尽报道了广州漫画界这一盛况,记者提到黄苗子的作品时说:“黄苗子的《香港》,把东方巴黎的香港全般面目活现在画面上。”
与特伟等人筹划出版《抗战漫画》杂志。
1938 年 1 月13 日,父亲黄冷观病逝于香港。
《抗战漫画》在重庆创刊。
年初,全国漫画作家协会在武汉成立战时工作委员会,身在广州的黄苗子被推选为15 位委员之一。这15 位委员,包括张光宇、叶浅予、鲁少飞、梁白波、张正宇、陆志庠、张乐平、张仃、张文元等当时漫画界的中坚人物。
10 月20 日,随省政府撤离广州,前往重庆。
10 月21 日,广州沦陷。
1939 年 1 月,到香港。出任国民党主办的香港《国民日报》总经理,同时参加全国漫画家协会香港分会的活动。
12 月返重庆。
1940 年 2 月18 日,负责组织的重庆漫画家访问“在华日本人反战大同盟”时创作的作品,在香港《星岛日报》上发表,引起了巨大反响。
4 月,与丁聪、郁风、徐迟、夏衍、张光宇、张正宇、叶灵凤、叶浅予、戴望舒共同创办《耕耘》杂志。以曾为《国民日报》总经理的资质,使杂志得以创刊问世,并为杂志撰稿、组稿。
《耕耘》杂志出版者:耕耘社,编辑人:郁风,发行人:黄苗子。4 月创刊,只出版两期,因经费不济停刊。
1941 年 在财政部任职。积极参与抗敌文化活动,业余兼职《新民报》副刊编辑并撰稿。并常与文化界人士相聚“二流堂”。
缅甸华侨唐瑜在重庆建“碧庐”(壁炉谐音),当时重庆进步文化人士或寄居其处,或常来聚会,黄苗子、郁风亦是常客,此便是玩笑成真并使众多优秀文化人士惨遭磨难的“二流堂”发端。
1944 年 5 月20 日,黄苗子与郁风的订婚仪式在重庆郭沫若家中举行,由夏衍主持。
这一年,黄苗子31 岁,郁风28 岁。
11 月26 日,黄苗子与郁风在重庆嘉陵饭店举行婚礼,由吴铁城主持,各界名流云集。证婚人沈尹默为他们赠诗:“无双妙颖写佳期,难得人间绝好辞。取譬渊明远风日,良苗新意有人知。”
1945 年 9 月,被安排与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见面。
1946 年 随着国民政府迁回南京。为同时迁往南京的《新民报》副刊撰稿。
其间,家中成为进步人士、共产党员聚会和接头的地点和“避难所”。著名新闻记者高集因报道“下关惨案”上了“黑名单”,到黄苗子家中避难。地下党员、著名演员金山、张瑞芳曾在其家中与中央社记者接头,商定将金山的近况及长春电影厂的情况报道出去。
1948 年 调任中央银行秘书处及行政院美援运用委员会、中央信托局任职。地下党员冀朝鼎身份暴露,由黄苗子协助其前往北平。冀朝鼎,著名经济学家、外交家。1927 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40 年代后,先后任平准基金会秘书长、国民政府外汇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并兼任圣约翰大学、暨南大学商学院教授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主席兼中国人民银行副董事长。
1949 年 举家迁往上海。
6 月初,政治情势变化,黄苗子与郁风改名买到机票,飞抵香港。到香港不久,便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从徐堪看崩溃中的蒋朝财政》。
9月,黄苗子与郁风与一批文艺界人士由香港乘船经青岛转北京。
10 月19 日,写毕《旧文物的新生》一文,并于11 月1 日至3 日上海《文汇报》第一版连载。这是他写作生涯中一篇具有重要意义的长文。
11 月,黄苗子与郁风进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班,开始为期10 个月的学习,这也成为了他们新生活开始的重要转折点。此后,定居北京。
1950 年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搬进位于东单牌楼附近的栖凤楼胡同,与吴祖光、北影厂制片主任戴浩、音乐家盛家伦等为邻。这个院落成为当时文化界人士聚会的一个场所。
1951 年 6 月,任公私合营《新民报》副总经理。
11 月2 日,前往广东参加土改。团长为许广平。
1952 年 调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展览部任专员。参与组织新中国第一次大型出国展览——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中国展馆的设计及组织。
1955 年 《美术欣赏》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之后调入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编辑。
1956 年 与郁风以及“二流堂”的朋友积极筹办在北京的同人刊物《万象》,但很快随着急速波动的政治形势而流产。
1957 年 在“反右运动”中,被定性为“右派分子”。
1958 年 根据上级指示,搬离栖凤楼,搬到位于朝阳门内南小街的芳嘉园3 号,小院的主人即以研究明清家具和民俗而著称的王世襄。
4 月份被遣送北大荒接受劳动改造。
1960 年 12 月底,因为身体原因被送回北京,继续留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参与筹备《中国美术论著丛刊》。
1966 年 夫妇俩受到“文化大革命”波及,连同很多“二流堂”人,成为批判的对象。
1967 年 被关进“牛棚”。与此同时,夫人郁风则先后被不同系统不同派别的造反派关押至三个不同的秘密场所。
1968 年 9 月4 日,与郁风同时被捕入狱,开始7 年的牢狱生涯。
1975 年 4 月,夫妇俩被释放。而早在一个月以前,黄苗子就因病住进了北京复兴医院。这一年,黄苗子62 岁,郁风59 岁。
开始整理旧作《八大山人传》及年表。
1979 年 当选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3 年 应香港大学之邀,赴港做美术书法讲座。受聘为香港三联书店副总经理。
与启功等赴日本举办书法展览。《古美术杂记》由香港大江书局出版。
1984 年 应澳大利亚澳中理事会邀请,赴澳大利亚几所大学及美术馆讲授中国书法。
1988 年 在香港举办“黄苗子、郁风书画展”,由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主办。
《黄苗子书法选》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1992 年 旅居澳大利亚,并任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格里菲斯大学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同年,黄苗子和古干在德国科隆博物馆举办书法作品联展,这是该馆首次展出中国当代书法作品。
1994 年 应中国美术学院邀请,举办“黄苗子、郁风书画展”。
1995 年 2 月,应全国政协书画室和炎黄艺术馆之邀,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黄苗子、郁风书画展”。
1997 年 《画坛师友录》繁体字版由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当代书法家精品集——黄苗子卷》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0 年 10 月,《画坛师友录》简体字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11 月14 日,“黄苗子、郁风伉俪书画联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
2003 年 应日本德岛大学和德岛县文学书道馆的邀请,夫妇俩举办“现代中国书画巨匠二人展”。
2006 年 6月 多卷本文集《苗老汉聊天》由三联书店出版。
2007 年 4 月26 日,中国美术馆举办“白头偕老之歌——黄苗子、郁风艺术展”。
2008 年 9 月,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在北京798 艺术区桥艺术空间举办“风雨一吟——黄苗子艺术展”,并出版同名画集,这是黄苗子先生的第一个艺术个展。
2008 年 9月,人民出版社《黄苗子诗书画》集。
11 月,在山西文联大厦举办“风雨一吟——黄苗子艺术展”。
2008 年 至2009年 黄苗子先生将自己和郁风的作品及收藏的名家作品委托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用拍卖所得建立了黄苗子郁风慈善基金会。
2009 年 1月,风雨一吟——黄苗子艺术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
2009 年 2月,风雨一吟——黄苗子艺术展在其家乡广东中山美术馆举行。
2009 年 6月10日——8月23日 由苏州博物馆和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策划组织的“三生花草梦苏州——黄苗子艺术展”在苏州博物馆新馆展出,并出版同名画集。
2010 年 7月8日,黄苗子郁风慈善基金会扶助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捐赠仪式在文化部隆重举行。黄苗子先生出席了捐赠仪式。
2011 年 1月28日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办“迴风旧梦:黄苗子郁风伉俪捐赠书画,墨拓,图籍”特展。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教授主持开幕仪式,国学大师饶宗颐,香港太平绅士良爱诗主礼。展览日期由2011年1月28日-5月10日。
2011 年 9 月16 日,故宫博物院举办“艺缘——黄苗子、郁风捐赠作品展”。 黄苗子先生将他和夫人郁风的10件作品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收藏。由黄大刚、李大钧主编的《艺缘-黄苗子、郁风书画集》大型精品画册由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1 年 10月22日 百雅轩798艺术中心举办“艺缘——黄苗子郁风艺术展”。
( 黄苗子生平年表整理参考《黄苗子与郁风》(李辉著)、《苗子自述》、《黄苗子与郁风画集》等书籍。 )
[ 网站编辑:曹喜斌 ]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