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浚县泥咕咕传承人,王学锋对传统与创新有着自己的看法,只有根据市场需要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不断创新,艺术传统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为了生存,他还把自己的创作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供有艺术品位的人收藏、鉴赏;一部分紧盯市场,人们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这种生存之道使王学锋一家在最困难的时候坚守了下来,成为硕果仅存的浚县泥咕咕世家。
相传,泥咕咕起源于隋末,当时起义的瓦岗军将士在浚县屯兵休养时,喜欢团泥嬉戏,捏制泥玩具的手艺便流传下来。因为这种泥玩具吹起来“咕咕”作响,人们就称它为“泥咕咕”。千百年来,这个村户户精于泥塑。
今年53岁的王学锋从艺已有40多年了,七八岁时,他就随爷爷和父亲捏泥咕咕。能吹响的咕咕,要扎两个孔,有的要做成双音的,便要扎4个孔,如果扎成一样,就没有高低音的变化。开始时他总是扎不好,父亲就手把手教,一遍遍示范,慢慢地就扎出了高、低音的变化。
“因为挣不到钱,现在村里做泥咕咕的越来越少了,1000多户人家的大村只剩下30多家在农闲时做点,年轻人愿意到外面打工,一天最少能挣50块钱,比捏咕咕强多了。”王学锋说,“现在的人们更喜欢给孩子买电动和塑料玩具,买泥咕咕的越来越少了。”
这让王学锋非常留恋小时候跟随父亲卖泥咕咕时的情景,“大家排着队买,非常热闹。”
王学锋祖祖辈辈靠捏泥咕咕糊口,父亲王兰田有着一手绝活,被誉为一代乡土泥塑大师,他们父子二人的作品曾赴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展出,并被中央美术学院和河南博物院收藏。
虽然王学锋家里不时有德国、法国、俄罗斯友人光顾,买一些泥咕咕带走,但目前泥咕咕的生存状况还是让他十分担心,“泥咕咕是老祖先一辈辈传下来的,无论如何不能让它断在咱的手上。”他说。
从去年起,他不再干农活,和儿子一起跟随已经80多岁的父亲,专业从事泥咕咕的创作,目前已能生产700多个品种。 他盼望着把泥咕咕做成艺术品牌,并为之注册了两个商标,还想成立一个艺术有限公司。
“我的梦想是在村里发展200个专业户,把全村人发动起来,让泥咕沽重新红火起来,把泥咕咕之乡的牌子打出去。”王学锋说,“但艺人的能力有限,这需要政府的宣传和扶持。”
相关连接:
王学锋,著名民间艺术家王兰田之子。河南省浚县西杨记屯人,著名泥塑民间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艺龄已达40余年。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版权声明:本站是中国红木新闻第一门户,享有《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中式生活》杂志、《中华木作》杂志、《红木买家》杂志及本站原创文章的全部知识产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的任何网站、媒体均不得转载、摘编,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