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秀林 子谈 摄影:宋炜 晓照
市场上销售的用于贴皮的机制木皮(厚度低于0.5毫米)
产于清末民国年间的黄花梨贴皮家具
家具包镶贴皮是清末出现的一种新的工艺,如杉木上贴皮做仿红木家具,或使用黄花梨、紫檀贴在一般的红木材料上,将桌椅面子连拐弯处都包得很到位,天衣无缝,体现当时匠人极高的工艺水平,这是不能否认的。而近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使用贴皮手法制作而当红木的实木家具卖,我们就得当心了。中医瞧病有“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笔者也有五种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识别贴皮家具的方法,供各位同好参考。
一看纹
在红木家具上的贴皮,不会全部贴皮,一般大边、抹头使真料,线形复杂的部件是真材,通常贴皮会使在面芯板,而且正反两面都要贴皮,但是木材的纹理走向两面不可能完全对准一致。这样通过仔细分辨木纹,我们总可以看出其中的破绽。
二闻味
家具贴皮,必然要使胶,从中我们也有招识别。传统的贴皮工艺使用猪膘胶,为什么使猪膘胶呢?因为贴皮时会起泡出皱,用猪膘胶,可以把空气赶出去,拿烙铁一熨就非常平,而一般化工胶做不到。识别猪膘胶,可以用手使劲摩擦,把表面磨热了,拿鼻子一闻,有股臭腥味。如果不用猪鳔胶,而是有些化工胶的替代品,用此方法应该也能闻到化学气味。如果上漆,闻味之法就不灵了,不过可以闻背面,往往面芯板正面做漆而背面不做。
三观面
贴皮家具不烫蜡,因为烫蜡会使贴皮的地方起鼓起泡。一般就用蜡或核桃油薄薄擦一层,或者上漆。
四听声
红木贴皮,不会使太好的木头,往往使用密度较低的花梨、酸枝木(白酸枝、花枝)等,通过敲击时的声音可以来区分。一般密度大的红木有堂音,就是有嗡声嗡气的回音,如同现在手机的铃音有和弦,是一种悦耳的脆音;而密度低的红木,如花梨敲起来就仅仅是很脆的“啪啪啪”的声音。
五抚摸
用手摸家具的表面判断温度的变化,也是识别木材密度的一种方法。一般木材密度大传热就快,触摸的一瞬间会感觉比较凉;相比密度较小的木材传热慢,手感温度也较高。
(原载《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和摘编)
![]() |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