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文化大省,对外宣传山西,一口气就能讲出以云冈石窟、五台山为龙头的佛教文化,以乔家大院等几个大院为代表的晋商文化,以八路军总部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再就是关公、洪洞大槐树等许许多多灿烂的文化。运城文化是山西文化的杰出代表,文化资源个个货真价实、名副其实。”
从刀耕火种的远古时黄帝战蚩尤化血为卤到嫘祖养蚕缫丝倡嫁娶置礼仪布下文明的火种;从舜耕历山、后稷稼穑、禹凿龙门的美丽传说到先秦时期百家诸子思辨的争鸣;从战国七雄纵横捭阖的风云到秦始皇雄霸天下的一统;从汉武帝秋风楼上的一曲高歌到王之涣登楼望远的豪迈磅礴;从司马光呕心沥血十九年的鸿篇巨制到关汉卿长歌当哭的悲愤嵯峨;从吕洞宾弃文修道游历天下的俊洒飘逸到杨深秀变法图强九死无悔的坚定执着……俨然一部华夏文明史,而这竟然都出自运城这片土地。
《中式生活》艺术指导专家林蘭子教授的画册《古河东一百名人图》和《三晋历史名人图》,作者用饱蘸激情的画笔将河东和三晋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科学家等或俊美、或豪放、或清秀、或粗旷、或淡雅、或悲怆一个个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于是再次拜访。雾霭的清茶香气中,林蘭子教授浅浅的微笑着,亲切中不乏睿智,洒脱中更显从容,充满磁性的嗓音如甘冽清澈的涧水翻卷着智慧的浪花在寂静的茶室里流响,我静静地听他讲运城的昨天和今天。
于是,带着某种崇敬和向往,带着这些点滴的感动和对这片神奇土地的渴望,在当地人的陪同下,游历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普救寺是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的爱情巨著《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地,也是享誉全国的爱情圣地。峨嵋塬上,黄河岸边,红墙匝绕绿树掩映之中古塔高耸庙宇隐现,张生和崔莺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就在这里上演。西厢书房内,张生倚着床栏听风儿摇动塔铃看月影投在窗棂,年轻孤寂的心里是怎样的一种心绪难平?守着这夜儿又怎能独自捱到天明?梨花别院中,深沉矜持的莺莺焚香对月隔墙酬韵,又是怎样的情愫催开了少女的心扉?是怎样的思念让她在寂寞的深闺里坐卧不宁?
然而高高的院墙之上分明悬着崔老夫人犀利威严的眼睛,于是就有了“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期盼,就有了机灵聪慧的红娘从中牵线让有情人成就了鸳鸯眷属。可是固执刻板的崔老夫人又如何看得上一介清贫书生布衣白丁?于是又有了“拷红”“赖婚”等种种行径,于是又有了长亭送别时“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欲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依依不舍,更有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菩提眷属”的美好祝愿。每逢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日,总有无数沉浸在爱情中的青年男女牵着手在山门前挂上同心锁,追寻着张生和莺莺的爱情足迹在西厢别院,在莺莺塔下,在小桥飞榭柳绿花红之间驻足徘徊,久久不忍离去。
解州关帝庙这个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庙宇,南依中条,北濒盐池,其建筑精美,气势恢弘,为全国武庙之冠。关羽因其忠义仁勇战功显赫而被历代统治者和民间百姓所推崇,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圣,逐渐被奉若神明,成为“万世人极”“神中之神”以至于九州同奉四海焚香。其实关羽的“忠义仁勇”也印证了中华民族“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从而使关公的形象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美德而被广为推崇。
原名大纯阳万寿宫的永乐宫,是奉祀八仙之一吕洞宾而修建的道观,元代扩建成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永乐宫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现存最完整的元代道观建筑还在于它那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其《朝元图》为元代绘制,画师们以简练的线条和笔墨将天尊、圣母、玉帝、后土、神仙、侍女、星宿、随从等人物或威严、或端庄、或恭谨、或肃穆、或顾盼、或倾听、或桀骜、或虔诚刻画的栩栩如生,其画面从场景、构图以及笔墨的变化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华,无愧于中国元代绘画艺术的宝库。
背依鸣条岗,前临禹王城的司马光墓就在这绿树掩映杏花斜飞的绿荫丛中,肃穆庄严。司马光字君实,他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自小便被冠以神童。年轻时的司马光在学业上就十分刻苦、博古通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入仕后勤勉为政,历经四朝均担任要职。王安石变法时,司马光因政见不同,便退居洛阳不问政事,显示了坦荡高洁的君子之风,在洛阳期间,他潜心著作,完成了我国史学界的不朽之作《资治通鉴》。去世后,宋哲宗有感于司马光为人刚正为国竭诚的人格,征召全国能工巧匠为其修建祠堂,并亲自手书“忠清粹德之碑”命大学士苏东坡为其撰写碑文。司马光墓及其祖茔中松柏成荫古冢交错,一派肃穆古朴之风。现存宋碑四座,明碑两座,其中以王安石书写的墓表最为有名,显示了两位政治家虽然政见不同但在品格上惺惺相惜的大布衣之风。
壮丽的后土祠是奉祀中华民族始祖女娲娘娘的庙宇祠堂,相传黄帝战胜蚩尤之后曾扫地为坛祭拜后土,以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历代帝王也多到此处祭拜土神。后土祠中的压轴建筑是秋风楼。当年汉武帝来汾阴祭祀后土,登楼远望,看夕阳低垂黄河浩荡,禁不住感慨抒怀《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倬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这儿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太多太多的思绪……
告别运城,在返回的路上,望着垂暮的夕阳,回想着林蘭子教授的倾谈,我沉浸在浩瀚的历史文化海洋中,被河东历史文化所包裹着,惬意、伤感、悠远,那一刻,我触摸着文化迷失了自己。
文化是一条割不断的河流,是生生不息的民族血脉,了解历史、感悟历史,让五千年的文明滋养着我们。让疲惫的心得以释怀。
文化之美,在明德!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版权声明:本站是中国红木新闻第一门户,享有《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中式生活》杂志、《中华木作》杂志、《红木买家》杂志及本站原创文章的全部知识产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的任何网站、媒体均不得转载、摘编,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