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腊月廿三开始 ,就进入了春节的节奏。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归置屋子扫房祭灶买糖倌儿购置年货,忙得不亦乐乎。小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四处疯跑走东家串西家到处讨嘴吃。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喜庆的日子,更是中国传统的第一大节日。尤其是北京,这座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城市,过春节成了人们一年到头的希冀所在和生活里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历史上,老北京人把春节称为元旦,也叫大年初一。据《燕京岁时记》所载,每届初一,于子初后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连霄达巷,此起彼伏。之后,自王公及百官,均入朝朝贺。朝贺完了,开始走谒亲友,谓之道新禧。也是在这一天,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老北京把这个叫煮饽饽,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饺子。富贵之家,暗中以金银小锞或者宝石等藏在其中,以卜顺利。这个习俗一直沿袭到今天,很多人家在煮饺子的时候,都会将一个硬币藏在其中。家人中有食得者,则终岁大吉,图的就是一个吉利。
那么,放鞭炮有什么说法呢?《荆楚岁时记》所云:正月一日,先于庭前燃爆竹以避山臊恶鬼。《玉烛宝典》则把大年初一日称为元日,也叫三元,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在这一天,凡内廷行走之王公大臣,以及御前侍卫等,均赏八宝荷包,悬于胸前。大年初二,为祭财神日。各家各户,这一天都会大放鞭炮,昼夜不息。
大年初五,也叫破五。按照京城的民俗习惯,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因为这期间,是灶王爷升天休假的日子,破五那天早起每家每户大放鞭炮,有迎接灶王爷归位的说法。至初六日,王妃贵主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嫁女子也在这一天归宁。而诸商也从这一天以后渐次开张贸易。如今,破五放鞭炮的习俗延续到了当代,但回娘家省亲早就被现代人放在了初二哪一天。怪不得财神都跑到了女方家里!
大年初七为人日。这一天,天气晴明者则人生繁衍。东方朔《占书》有云: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人日,其日晴明,则所生之物育,阴则灾。大年初八,黄昏之后,以纸蘸油,燃灯一百零八盏,焚香而祀之,谓之顺星。十三日至十六日,由堂奥以至大门,燃灯而照之,谓之散灯花,又谓之散小人。亦辟除不祥之意。根据《帝京景物略》,正月十三日,家以小盏一百八枚,夜燃之,遍散井灶、门户、砧石,曰散灯。其聚如萤,散如星。富者灯四夕,贫者灯一夕止,又甚贫者无。
春节期间,还有一个日子是民俗中极为重视的,即立春。《燕京岁时记》所说,立春即打春。立春的头一天,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春场有春亭。立春那天,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这一天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据说此法可以解春困。《礼部则例》所说,立春前一天,顺天府尹率僚属朝服迎春于东直门外,隶役舁芒神土牛,导以鼓乐,至府署前,陈于彩棚。府县生员舁进,礼部官前导,尚书、侍郎、府尹及丞后随,由午门中门入,至乾清门、慈宁门恭进,内监各接奏,礼毕皆退。府尹乃出土牛环击,以示劝农之意。《涌幢小品》载,前明正统中,每岁立春,顺天府别造春牛春花进御前及仁寿宫,凡三座。
自十三以至十七均谓之灯节,只有十五日是正灯。每至灯节,内廷筵宴,放烟火,市肆张灯。而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也很壮观。自白昼以迄二鼓才停止。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还有卖金鱼的,以玻璃瓶盛着,转侧其影,大小变幻,是当时一景。明朝的灯市在东华门王府街东,崇文街西,即现在的灯市口。灯节,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在北京以闹灯为最。
相关阅读:新浪红木频道
[ 网站编辑:李玉华 ]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