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收藏家而言,“心爱之物不得,毋宁死”的人并不多见。但广东江门就有这样一名酷爱收藏根雕的人,他就是江门某公司董事长陈奕洪——一个由商而走上艺术收藏之路的收藏家。
由商走上艺术收藏之路的陈奕洪
边读书边做苦力
陈奕洪,一个典型的广东商人,虽不善言辞,脸上却永远透着厚道的微笑。从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上看,他似乎与艺术、收藏之类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缘份。但在他自己看来,对未知领域的狂热好奇足以引着他走上收藏之路。
很多熟悉陈奕洪的人都说,他“善于学习,胆大,敢于探索,但又不失聪明”。像很多文革前期出生的人一样,陈奕洪是从穷日子里熬出来的。还在读高中的时候,他就摆过摊,做苦过力。不到16岁,他就跑遍了江门市每一条街道,不为别的,就为“满足好奇心,到没去过的地方走走”。
改革开放不久,勤奋,加上对什么都感兴趣的那份热情,陈奕洪在当地很快就成了“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90年代中后期,他更是通过炒期货、做石油等生意挖到“第一桶金”。这为他然后做大生意以及走上收藏之路积累了资本。
爱好收藏“活”文物
随着事业的成功,陈奕洪开始广交社会名流,他多次成为国学泰斗文怀沙、中科院院士、航天专家梁思礼(梁启超之子)等社会知名人士的座上宾。同时,他还是广东新会梁启超研究会的顾问。
商业上的成功,也让陈奕洪有了机会进入收藏界。在收藏上,陈奕洪把他在商业上锤炼的敏锐的眼光、果敢的魄力利用得淋漓尽致。而他收藏的爱好几乎都跟不质品有关,包括根雕、古旧家具,稀有树种等等。与他的经商之道一样,他的收藏原则也是——“不收藏则己,要收藏就收藏最好的东西”。近些年,他在全国范围内“掏宝”,着实寻到不少宝贝,其中包括国宝级的“根雕王”、明清时代的海南黄花犁龙床等等。
出于对树木的爱好,目前他的公司园子里种的树,几乎都是国内的稀有物种,价值在百万元以上。“我一直认为珍惜的树木是‘活’着的文物。”陈奕洪这样解释他对木质物品的嗜好。
与崖柏不期而遇
四处探寻崖柏的陈奕洪
2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还是小伙子的陈奕洪对根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收藏“香柏”、“香樟”等珍贵植物的根艺作品。后来,他师承世界级根艺大师屠一道先生。屠先生被誉为根艺开宗立派的第一人,陈奕洪则是屠先生的关门弟子。
2004年,陈奕洪被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德艺双馨雕刻艺术大师”称号。由于对“活化石”崖柏的研究与保护,他被业界誉为“活文物”的收藏家。
1997年春天与崖柏的“偶遇”,令陈奕洪从一个普通的根艺收藏者,“蜕变”为一名保护濒危植物的民间志愿者。而他关注、保护濒危植物的行为,也从爱好变成一种社会责任。
1997年春,为了寻找向往已久的上品根雕材料“香柏”,陈奕洪在当地向导的陪同下,来到四川某地深山。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跋涉,在一个山涧的草丛中,陈奕洪找到了两块相貌丑陋、但香气特别的“木头疙瘩”。
两年后,陈奕洪把这两根朽木带到林业部门去鉴定,当专家告诉他这是已经灭绝了的崖柏时,陈奕洪半天没有醒过神儿来。
他坚信,崖柏并没有真正灭绝,他要找到它们。于是收拾行囊,返身又去了四川。
就在陈奕洪“钻山找宝”的同时,从重庆传来消息,在某山深处,发现了零星散落的崖柏种群。而陈奕洪,也在山崖的峭壁间,发现了崖柏的活体……
从此,陈奕洪的人生之路出现了“拐点”,近乎疯狂的举动,令他成为周围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家庭批斗大会”的斗争对象。
近年来,陈奕洪奔走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植物科研院所,在学习植物种植、繁育技术的同时,还呼吁全社会对崖柏给予关注。他的理想是建立崖柏保护的专业机构,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崖柏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