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郑子明的收藏陈列室,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摆放在橱窗里,栩栩如生。用乌木(阴沉木)雕刻的观音佛像、八仙过海等,工艺精湛,美不胜收。
13年收藏乌木近百吨,雕刻了100多件作品
郑子明,黄岩人,今年47岁,从15岁开始跟木匠学做木工活,一做就是四五年。那时,郑子明就听师傅们说起过有一种木材,埋在地下千百年不腐烂,挖出来时基本还是好的。虽然郑子明那时并不知道师傅们所说就是乌木,但是在脑海中已经留下了印象。
2000年,34岁的郑子明生意有成,生活比较富足,便开始收集各种各样的木材,他尤其喜爱乌木,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郑子明说,乌木在地下埋藏千百年后,木材本身的矿物质逐渐流失掉,慢慢地变成像一层层纸压缩起来的样子。“木材在生长的时候是一圈一圈地长大,而乌木可以说是逆生长。”郑子明说,树龄越大的木材,年轮会越来越密,纹理会很细小,木材本身的密度则会慢慢变大。“有些乌木刚从地下挖出来时,由于潮湿,材质比较松软,但时间一长,就会慢慢变硬。”
郑子明说,要是遇到好的乌木,他都会亲自跑去实地查看。时间一长,郑子明收集的乌木越来越多,他就专门请了一个雕塑大师雕刻乌木作品,现在已有100多件。
不到一米长的八仙过海摆件光制作成本就要10万元
在郑子明收藏的乌木雕塑作品中,有一件八仙过海摆件,长度不到一米,但各个人物雕刻得栩栩如生。郑子明说,这件作品是他用一根重达十几吨的乌木做成的。那根乌木除了被用做树墩等装饰品外,就被用来制作这件作品。“制造这件作品用了近两个月时间,制作成本就要10万元左右。”
打造一个乌木文化俱乐部
在郑子明看来,美的东西需要时间的沉淀,不是人工可以造出来的。“乌木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它的内在是很丰富的。从树木转变到乌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乌木是有灵性的。”郑子明说。
“我想把我收集的乌木全部制作成各种造型的作品,打造一个乌木的作品俱乐部,让更多的人感受乌木的文化。”
[ 网站编辑:李玉华 ]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