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古玩“跳蚤市场”,惊现一枚皇帝发布诏告用的印章;几个见过印章的古玩玩家,有人担心“上当受骗”不肯下手,有人却立即掏钱将其买入囊中!而后,一位80多岁的专家引经据典,历数雅安400年风云旧事,推测印章主人身份……
这枚小小的印章,它究竟是真是假?在这枚印章流入市场的背后,它到底又有怎样的一个神秘故事? 4月10日,农历丁亥年的二月廿三日。这天,太阳终于露出了脸——在接连多日的阴雨过后,当天的最高气温,竟一下子升到了有些燥热的22度。
在前往市区彩虹大桥(雅安大桥)的途中,20年来一直都在搞古玩收藏的陈德润脚步有些着急。他来到大桥北边的那个古玩交易的“跳蚤市场”,心里是想着要尽快地寻找到一件罕见的东西。
“跳蚤市场”惊现“皇帝旨曰”
“雅客园”人头涌动。旁边的古玩市场中,一个个商贩摆出了看上去让人眼花缭乱的一件件宝贝。
陈德润的目光,紧紧地盯住了一个中年男人地摊上的一件物品。
“就是它!”陈德润的心中,禁不住有些激动起来。是它!是它!就是它了!陈德润开始确信。
原来,就在头一两天前,玩友陈小陶就告诉他说,彩虹大桥的古玩交易市场上,出现了一枚印有“皇帝旨曰”字样的印章。印章是铜质的,不晓得出于什么年代,也看不出它究竟是真是假。
陈小陶还告诉陈德润说,那枚铜印章大约一寸见方,上面刻的字体是篆文。由于怀疑它是“水货”(假文物),他因此没有出手收购。
“你去看看嘛!”陈小陶还告诉陈德润说。于是,陈德润赶紧就来了。
“你的这枚印章咋个卖?”陈德润问中年古玩摊贩说。
“100块钱!这是最低价,一分也没得少,要你就拿去!”对方也干脆地说。
“哪里值得到那么多哟!……”陈德润迅速进入了角色,开始和中年男子攀谈起来。在了解了一些印章的详细情况后,陈德润决定出手了。
这枚看上去有些怪怪的印章,最终花了几十元钱,就到了他的手上。
“皇帝旨曰”背后的故事
几天之后,地摊上的中年男子又给陈德润拿来了另外2枚同样是铜质的印章。
中年男子介绍说,卖给陈德润有那枚“皇帝印”,是他从一个名山玩家那里收来的东西。在此之前,印章最初是从名山县红岩乡“谢家祠堂”附近一个姓张的人手中收来的。
一个小印章,三易其手终来雅。而在红岩乡那个姓张的人手中,据说还有一件鎏金的器物,虽然十分精美,但主人却不肯出手相卖。
能够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陈德润自己也不能确认印章的真假,但他最终还是把它买了下来。“得找专家看看……”他心里想着。
铜印是张献忠的宝物?
陈德润找到了曹宏。
由于陈德润是省收藏家协会雅安联络组组长,他同曹宏先生交往已经很多年了。而精通雅安地方史籍的曹老先生,对陈德润同样也再为熟悉不过。
“从这枚‘皇帝印章’的大小和印料看,它肯定不是正统朝代的国玺,而应该是‘草寇’称帝的临时印章。”曹宏先生判断说。
他说,根据印章的来历和雅安史籍记载的情况来看,名山县红岩乡在明代的时候,和李自成同期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曾经在这里和前来镇压的政府军队打过一场大仗。而这枚印章,很有可能就是张献忠在特殊社会情况下使用的一枚临时印章。
“据《明史·流贼传》记载,张献忠于崇祯十七年即大清顺治元年(1644年)冬十一‘即伪位’,僭号大西王。据出土铜印的大小和文字,显见它绝非是张献忠的玉玺,而是他赐给其四个‘义子’张能奇等具有‘尚方宝剑’的权力证明。”
“可能是由于当时军情紧急,有可能来不及上报,因而张献忠就用印交给他的几个义子代替圣旨,所以印文为‘皇帝旨曰’。此印,可能是张能奇在名山总岗山麓,与天全土司杨之明大战溃败时的遗失之物!”曹宏先生说。
据介绍称,由于迄今为止,在雅安都还没有发现过一件张献忠大西政权的文物实物,因此这件印章如果能被证明真是张献忠政权的物件的话,那这枚小小的罕见印章,无疑将会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印章之始,最早起于秦始皇时代。一般来说,古代皇帝发布诏书的时候,都要先用‘奉天承运,皇帝制(诏)曰’字样的开头,而后再发布诏告的具体内容,并且盖上宝印来证明诏书系出皇政……”四川省的一位文物专家介绍说,在明末时期,张献忠在四川许多地方都有活动的足迹,而他的大西政权,以前也曾经出铜质的“大西之宝”印章。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尚不能最后断定这枚刻有“皇帝旨曰”字样的印就是张献忠的,但可能性很大。
陈德润说,由于印章使用铜质,应该是在明代的时候。而他从手上这枚印章的包浆、铭文等来看,应该能够证明东西是真品,而不太可能是伪造的“假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