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我居住的古城城墙东南角附近有一个“鬼市”,每到礼拜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有人买卖旧货、古玩,听说东西都来路不明,挺神秘的。很多人去过那里捡便宜货,那时候胆小没敢去,但是对“鬼市”十分好奇,白天还特意去逛过那附近的东岳庙,现在已变成古城的一座重要的古玩市场。
后来到了北京,听说潘家园每逢周六、日一大早也有“鬼市”交易,我的兴趣又来了。抽了一个周六,早上4点就骑车赶往潘家园,黎明熹微的晨光中,人影灯影恍惚,人已不少,一个个都神神秘秘,窃窃私语,“鬼气”很浓。但感觉摊上的东西不对,与白天摆的差不多,所谓“古玩”基本上是新仿做旧的,顿时感到很没劲,对“鬼市”的神秘期待陡降。
古玩行自古就与神秘的“鬼市”相关。为何叫“鬼市”,因为鬼市确有“鬼气”。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鬼市”交易都在天要亮还没亮“鬼龇牙”的时候,买卖双方手中都要提一盏小灯笼(当年并没有路灯),灯笼光也调的很暗,再加上人影来回晃动,故而给人一种“鬼火”、“鬼影”的感觉,鬼市也因此而得名。“鬼市”私下交易的古玩旧货,多来路不明:相当一部分是文物,或挖古墓而来或从地里出土发现,这些挂斑带锈的玩艺通身散发着阴间的味道;早年也有官宦富豪子弟,家道落魄而卖东西,因怕人见了笑话也天亮之前来这里;亦少不了一些鸡鸣狗盗之徒,趁天黑把窃来之物卖出。
上“鬼市”来的人皆有“鬼气”,鬼市的交易向来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人走一抹脸,从不认账。在心理上,卖旧货古玩的人,希望将带的赝品在天亮之前能顺利卖出,天亮光线好了,赝品就不好卖了;而去买古玩的人,又生怕去晚了,好东西被别人买走。所以鬼市都是赶早不赶晚。上鬼市卖旧物,也有“担大筐”、“打小鼓”、收破烂或捡破烂的,这些人为生计所迫,本质不应说不好,但都打“鬼主意”,其欺诈性却十分可恶,好在买卖都靠马灯照明,可以打马虎眼,高价卖出。
“鬼市”里摸爬滚打的“虫子”没有不抱着投机的“鬼念头”,图的无外乎是货源的第一手性强、确有“开门”的真货和价格便宜。当代的民间收藏家,几乎都是在黎明时分的古玩“鬼市”上身经百战磨练出来的,不会被五花八门的赝品吓跑,他们长年累月,乐此不疲,在“鬼市”里觅宝。去古玩“鬼市”的乐趣就是在这明明暗暗的光线下,人声嘈杂的气氛中,真假混杂的古玩堆里,能觅到你心仪的藏品,能练就独特的眼力,能锻炼超凡的胆力。
听说在地理位置上与京津呈“品”字形的河北大城县,每周二都有古玩“鬼市”,与潘家园“鬼市”相比,一手率、真品率更高,更值得一去。所以笔者的“鬼”性子来了,决定壮起胆子到人生地不熟的大城探探“鬼市”的虚实。
那是三月最后一个周末的拂晓,华北的早春二月,春寒料峭,天气预报大风降温,气温4-5℃。凌晨两点,天上繁星闪闪,没有一丝云朵。坐落河北大城县的老城古文化街,东西朝向,约莫有两华里长,街两头各立一座大牌楼。没有路灯,仅街旁的几家古玩店和网吧亮着灯,但大门紧锁。在古文化街西头大牌楼旁,早点铺里射出昏黄的灯光,早起的小老板正在煮豆浆,点豆腐。笔者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多加了件毛衣,仍抵不住春寒,于是躲进小铺里,要了碗豆浆,坐在熊熊的炉火旁取暖。
坐了一会儿,笔者又忍不住钻出了小铺,到街面上探探有没有出摊的。这会儿感觉更冷,有点瑟瑟发抖,于是裹紧了衣服。壮着胆子,手里握着电筒,但没打开,沿着古文化街从西往东走,借着路边的灯光,可以看见路边有的地方插着竿,地上画着线,摆着砖块,明显是有人提早来占的摊位。路边阴影处泊着一两辆夏利、昌河,隐约可以看出车内有人在打盹,路边的网吧里有响动,一会儿钻出三三两两的少年男女,很快就消失在街角。走了约两里地,街上一直冷冷清清,到古文化街的东头还有一座同样的大牌楼,往右转河边有一座很小的滨河公园,过了桥,左手是一个不大的“人民广场”,紧挨着还有一座商场,这里离大城的闹市商业区不远。
沿原路返回,这时西头的牌楼前又多了一辆昌河车,笔者又钻进了早点铺,听摊主说,今儿天冷,卖古董的都出来的晚。笔者想打个盹,可能因为天冷,反倒一点困意都没有。
差一刻四点,听到外面有动静,笔者钻出来,看到街面上隐隐有人影晃动,有几个人开始从路边的车上搬纸箱下来,摆在街边,但并不着急拆箱,开始聊天,并有人走进早点铺讨豆浆喝。街对面的水饺铺也亮了灯,随后有几个商贩进去了,笔者也跟着进去要了碗水饺吃。
吃过水饺,再到街上,人已多起来了,商贩开始忙着铺地摊,摆东西,很多大瓷瓶也摆出来了,也有人拿着手电开始看东西。笔者也抄着手电,随着大家一个摊一个摊挨着看,瓷器、玉器、铜器、书画、文房用品、木器等等,东西还真不少。还有不少操着京、津或南方口音,背着大包,手提强光应急灯的“虫儿”,不一会,笔者还在探头探脑的时候,他们手里就拎上了个铜灯笼,或是挎把长刀,已经有收获了,其中也不乏女性。
转了一圈才发现地摊大都集中在与古文化街西头大牌楼相接的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面上,都在街东边,地摊绵延了两三里地,街西边停着来自各地的车辆。古文化街上也有几家古玩铺子也开了门,看的人也不少。
笔者对瓷器书画不太懂,看到摊上有人叫好的瓷瓶也多是残品,大城以古典家具著称,因而就看木器。摊上一个黄花梨的巴掌大点的木座要价100,20成交,笔者来了兴致,可是转来转去,大件木器几乎没有,小件的并不多,也良莠不齐,一堆散了架而且不完整的红木镜架得300,一个紫檀莲花香炉座开价4500,单只黄花梨围棋罐要2000,觉得价格跟潘家园差不多,所以一件也没上手。
慢慢天光开始放亮,“鬼市”的高潮就在黎明时分,淘宝的兴奋也最高涨。之后,就有人开始乘早班的客车回城。这时,古文化街上卖真正新仿品和收藏书籍的摊开始上货。很多“虫儿”们开始退去,笔者的困意也上来了,就返回旅店,听说地摊会一直持续到中午。
“鬼市”的商贩来自周边的河北的大城、霸县、雄县、徐水、涞水,以及山东、河南、东北、河南、陕西、北京、天津,乃至南方的省份,买家也来自全国各地。“鬼市”形成20多年前,开始时在几个收老货的村子里,由于交通不方便,慢慢集中在大城老城,后来形成一些坐商和建成古文化街,“鬼市”就固定在这里。
大城“鬼市”在京津华北地区颇具影响力。一是位置距京津近,二是时间居中,周二大城,周四天津,周六日北京潘家园,更重要的是这个集市一手率高,新活70%,老货20-30%,而且传闻总有精品从此处流出,因此来大城“鬼市”赶集的“虫儿”乐此不疲。自打来了这一趟虽无收获也开了眼,笔者决定有空儿再呼朋唤友来此淘宝。(原载《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作者:麦可,摄影:刘辉 晓照)
[ 网站编辑:李世兰 ]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