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失语,历史不闻,只听得传来飘渺歌声,吟花动心:“春入南塘,粉梅花、盈盈倚风微笑。虹晕贯帘,星球攒巷,遍地宝光交照。涌金门外楼台影,参差浸、西湖波渺。暮天远,芙蓉万朵,是谁移到。鬒鬓双仙未老。陪玳席佳宾,暖香云绕。翠簨叩冰,银管嘘霜,瑞露满锺频釂。醉归深院重歌舞,雕盘转、珍珠红小。凤洲柳,丝丝淡烟弄晓。”我们寻着悠然的中国诗词,找到了一颗颗令人心醉的珠翠宝石,细细赏玩。
君子如玉 温润其怀
捡起历史中散落的玉器,我们细细抚摸,柔嫩的触感仿佛传递着中国文明的记忆。中国人相信玉石是开天辟地的始祖盘古死后,散落在人间大地的尸骨,因此玉石化成远古人神间的通灵之物,是俯仰天地鸿蒙的神秘大门,是中国人心灵和道德的依靠与寄托,是整个华夏珠宝的精魂。玉器通达天地,成为祭祀的神器,而后成为中国帝王的专有奢华享受,直到明清时才成为贵族的装饰品以显示身份。君子玉不离身,玉滋养着中国人的品德,提点着中国人的言行。“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玉石是中国人的精神反射。人们将它戴在发髻中、耳垂旁、玉腕上、纤腰间,感受它对主人的忠实和细心,感受它谦和内敛的性格,玉石内养心,外养性,是中国人在一切宝石中最初之爱,也是最深之爱。早在西周至春秋之时,中国人已经用意蕴深远的优美文字开始描写他们心中真善美的化身了,《诗经》中有数量巨大的诗句来描写玉石之美,“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形容了玉石如闪烁的星辰一般华美的光泽,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则是说美丽的女子走起路来身姿摇曳,身上佩戴的玉佩发出清脆悦耳之声,是形容玉石的声音带给人们的听觉审美感;而“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则更是一位姑娘把自己心中思念的君子比作有着如玉一样温柔的品德,触发了玉的人格品质带来的感受。
珍珠流光 冷而含温
春秋战国时,中国人发现了拥有洁白光泽的天然宝石——珍珠,从此中国出现开采并使用珍珠为装饰的历史。秦时现今广西合浦一带向宫廷进贡珍珠,至汉代时采珠人已达数千;明代成为中国珍珠的鼎盛时期,仅仅弘治十二年一年间就采珠约八百千克。散发着微冷色调光泽的宝珠在如花的脸颊旁闪动,在乌黑亮泽的云鬓中流溢着光彩,印衬出佩戴珍珠的女子温婉而柔美的气质。中国人喜欢这纤弱柔美的珠宝,总爱将她比作美人之泪、清晨露珠,她的宝华透出淡淡的忧伤,激起了诗人们内心的忧伤与柔情。“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蹙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将清新的雨珠喻为珍珠,其剔透晶莹之状、滚动浑圆之态毕现,让人顿生怜爱之意。而唐玄宗李隆基的爱妃梅妃在失宠之后做诗:“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梅妃拒绝了皇帝为了安抚而送自己的珍珠,便是拒绝了装扮自己的容貌,珍珠也成了心头的泪珠。
[ 网站编辑:李玉华 ]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