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RSS聚合
网站地图
首页
影视频道
地图
杂志
市场
行业
人物
生活
文化
交易
交流
视频总汇|行业焦点|时事报道|联合访谈|业界人物|企业视点|木材辅料|美店美器|区域巡礼|专家讲堂|联合风采
滚动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行家论道 >> 正文
标题检索
全文检索

陈宝光:设计源自民族信心

2009/9/14 11:20:00 来源:中国家装家居网 作者:葛为

    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兼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实木家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设计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并兼《中国家具协会通讯》主编、《中国家具年鉴》主编、《中国家具》杂志主编、《家具与室内装饰》杂志编委会主任、《家具》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古典红木家具》杂志顾问等。
    9月9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将在上海举行。日前,我们就中国家具行业设计现状、如何提高中国家具设计水平等问题采访了陈宝光先生。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家具设计的现状?
    陈宝光:中国家具设计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来看还不是很成型。家具行业经过二三十年发展,产业有了一定规模,但是设计有些滞后。中国家具设计是从很原始的基础上起步的,直接借鉴了国外当代设计,因此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摆脱别人给我们“模仿、抄袭”的概念。
    目前家具设计基本的框架和理念,基本是从西方的包豪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理念延续过来,这背后代表的是西方文化精神,和我们东方哲学理念和传统文化有着较大的出入。我们传统文化的虚弱不是近几十年的问题,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没落,受到整整一两代中国人的质疑,最前端的五四运动,包括鲁迅、李大钊、胡适等这一代人,他们都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种反叛的态度,这种反叛在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是很正常的,但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反叛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文化在一两代人中间的断裂。
    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是近三十年的事情。经过解放思想,我们逐步才有了今天能够宽容、正常看待传统文化的现状。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根基是缺失的,包括设计,很多直接从国外吸收进来,很难从传统里面吸收东西,很多设计貌似了继承一些传统符号,但都是很浅的。当下中国的家具设计,包括整个工业设计,都处于一种迷茫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对于传统文化既想继承发扬,又显得力不从心。
    事实上,中国家具设计处于初级阶段,实际上是和我们文化建设相匹配的。不过近年来我们发展很快,我们设计队伍在不断成长,特别是年轻一代设计师,国内的几个林业大学正在源源不断的培养出新生的设计师,他们在新的文化土壤上成长起来,一方面既能接受国外新的东西,也能宽容的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家具设计会有一个大的突破。
    我特别希望有一种不基于西方主流文化,而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基于几千年血脉留下来,但又不是单纯的民族主义,完全是世界的、现代的中国家具设计。
    记者:明代家具是否有您“世界的、现代的家具设计”的影子?
    陈宝光:明代家具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背景,经过唐、宋的繁荣,明代的国力和文化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当时明代很多文人,特别是江南的这部分文人都喜欢寄情于物,包括唐伯虎、文征明等吴门四家及其弟子,都有家具设计这方面的爱好和修养。根据一些专家的研究,祝枝山、唐寅都参与过家具设计。明代家具简约、流畅的设计风格,与当代设计理念契合,其尺寸的比例,榫卯结构的精巧,都堪称设计的典范。
    我们从传统家具设计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从工艺上。虽然我们有现代加工技术,但我们应该和传统技术结合,这样才有中国家具的特点。而我们现在更多关注比较外在的造型,我们需要更多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渗透到家具里面。总的来说,我们明代到清三代之前的家具都非常好,那时候我们国力还在,文化信心还在。

延伸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知名品牌推荐
 
 
 
文字推荐
 
一周排行
本栏最新
一周排行
热卖商品
热卖商品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