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RSS聚合
网站地图
首页
影视频道
地图
杂志
市场
行业
人物
生活
文化
交易
交流
视频总汇|行业焦点|时事报道|联合访谈|业界人物|企业视点|木材辅料|美店美器|区域巡礼|专家讲堂|联合风采
滚动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收藏鉴赏 >> 正文
标题检索
全文检索

紫檀木雕山水八屉兰亭八柱插屏

2008/2/26 16:13:00 来源: 作者:

作者:周京南

  在故宫珍藏的家具中,有一件以兰亭雅集为题材的紫檀木雕插屏,为乾隆年间所制。插屏通高83厘米,宽62.5厘米,厚40.5厘米,通体以紫檀木雕成,屏心正面以山水楼阁图为背景,刻东晋书法家和诗人王羲之、王献之、谢安等人在浙江会稽兰亭举行聚会的场面,画面上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溪水湍流,人在其中或曲水流觞,或赋诗题词,插屏的座墩束腰上雕菊花瓣,下雕回纹,四站牙雕祥瑞纹样,披水牙雕夔龙纹,造型典雅,刻工细腻。此屏为乾隆时期所制精品,其本身不仅做工精细,而且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给这件精雕细刻的插屏增添了浓笔重彩。说起此件插屏,不能不提到举世闻名的法书名帖《兰亭序》。

紫檀木雕山水八屉兰亭八柱插屏正面

  兰亭,位于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城西南12公里山阴道上的兰渚山下,这里群山合抱,曲水弯环,茂林修竹,映带左右。兰亭之名,因花而得,据《越绝书》载,这里最早是越王勾践种植兰花的地方,汉代曾于此设立驿亭,故以“兰亭”名之。公元353年(晋穆帝永和九年),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与谢安等41位名士,“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修禊之礼(古人每年三月初三日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他们顺流泛觞,人各赋诗,共汇集37首诗,并请王羲之作序。王羲之即兴感怀,写了一篇诗序,这就是以后流传世间,堪称艺术绝迹的《兰亭序》。名人雅集,名人记盛,最终使名书《兰亭序》光彩出世。王羲之所作的《兰亭序》,书法隽秀,铁画银钩,称得上是法帖极品。而王羲之哪里知道,他的即兴之作《兰亭序》横空出世后,有过一段扑朔迷离的不平凡的经历。据唐?刘餗《隋唐嘉话》记载:“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中,为僧永所得。至太和中,献之宣帝。隋平陈日,或以献晋王,王不之宝。后僧是从帝借搨。及登极,竟未从索。果师死后,弟子僧辩得之。太宗为秦王日,见搨本惊喜,乃贵价市大王书《兰亭》,终不得焉。及知在辩师处,使萧翊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贞观十年乃搨十本以赐近臣。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又,唐李绰《尚书故实》记太宗曾对高宗耳语,说:“吾千秋万岁后,与吾兰亭将去也。”所以太宗上仙后,“用玉匣贮之,藏于昭陵。”可知兰亭序文原件传至隋僧智永,后为僧辨才得之,又为当时的秦王李世民看中,世民登极后,最后令萧翊从僧辨处索到,庋入唐内府,唐太宗对兰亭序书法喜爱到了疾迷的地步,曾命弘文馆拓书人摹拓。太宗卒,兰亭序原件随葬,后世之人再也无法窥得兰亭原件真颜。然而,从唐代时期起,就有不少书法名家开始临摹《兰亭序》,唐太宗时,著名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等人都参与了摹拓,以后的各朝历代都有书法名家临拓《兰亭序》,留下了不少同样可以称得上是神采飞扬的摹本。


  乾隆四十四年,清高宗弘历将内府所藏唐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钩摹的王羲之《兰亭序》墨迹和柳公权《兰亭诗》及“戏鸿堂帖刻柳公权《兰亭诗》”阙失部分,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于敏中补《戏鸿堂帖》、乾隆自已亲临的董其昌仿柳公权《兰亭诗》等八个摹本,命工摹刻在八个石柱上,名为《兰亭八柱帖》。首刻乾隆题八柱册并序,分为八册,每册面题隶书帖名及次第,石原置圆明园,1917年从圆明园废墟中搬到今北京中山公园里,又筑亭保护,而这件紫檀木插屏正是乾隆年间存放兰亭八柱摹本的屉匣。插屏屏心上部有嵌银字乾隆乙亥(1779年)御制五言诗一首。插屏正面的板心可以拆下,内有八个抽屉,八屉的左右两侧分别阴刻对联一幅,“叙诗荟美由今昔,临写存真在晋唐”。在每具抽屉的左侧自上层至下层依次灌以八卦之名相系,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抽屉的右侧铭文上自上而下分别标明“御临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编入石渠宝笈上等)”、“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阙笔”、“内府钩填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原本”、“柳公权书兰亭诗并后序(养心殿石渠宝笈上等)”、“冯承素摹兰亭帖(编入石渠宝笈上等)”、“褚遂良摹兰亭帖(编入石渠宝笈上等)”、“虞世南临兰亭帖(画禅堂石渠宝笈上等)”,可知这八个抽屉是存放《兰亭序》摹本之用。

紫檀木雕山水八屉兰亭八柱插屏背面

  清代以降,从关外入主中原的满族统治者在夺取明朝的江山后,很快接受了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为了体现盛世气象和附庸风雅,清代皇室对于流传有绪的前代钟鼎彝铭、文化典籍、法帖字画刻意加以保护。顺治帝自称“亦临《黄庭》、《遗教经》二帖”。康熙帝酷爱董其昌的书法而追溯王羲之,有时日临《兰亭序》数遍,曾为兰亭御书《兰亭序》并在兰亭勒石立碑。特别是到了清中期乾隆帝统治时期,世际升平,文化博洽,乾隆皇帝笃好风雅,从容文墨,万机之暇,寓志艺林(插图《清人画弘历是一是二图轴》),对于典章礼器颇多关注,不仅垂青于文玩燕闲之器,对于前代遗存下来的法书名画更是到了如痴如醉、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下令将各地流传下来的法帖字画广采博收,庋藏内府,其中乾隆帝对晋唐时期的法书名帖更是情有独钟。在养心殿西侧小室中,特僻有一室,名曰“三希堂”,里面存放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而这件曾经存放《兰亭序》摹本的插屏正是乾隆皇帝对于晋唐以来法书墨迹,垂青有加的历史见证。

(编辑:申水)

延伸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知名品牌推荐
 
 
 
文字推荐
 
一周排行
本栏最新
一周排行
热卖商品
热卖商品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