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杭春晓,安徽人,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史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学报编辑部主任,《东方艺术·财经》执行总编。已在多个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出版《中国美术考古学史纲》、《明代吴门画派》、《中国画山水》、《艺术中的女性》,还参与编著高校教材《中国美术史》、《中国古代绘画史》,独立承担国家课题“民初美术改良之价值重审”。
一、欣赏中国国画 需要文化环境
这个话题非常简单,但最简单的话题却是最有探讨价值的话题。我们都是中国人,原本在中国语境下根本不应该谈中国画怎么看的问题,但问题恰恰在于人们今天所处的环境和每个人存在的方式、生活经历和视觉体验都与印象中如何看中国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今天有一种情绪已经消逝了——即乡愁。有的人会说我没有乡愁,为什么会怀念故乡。但是如果你注意到民国时期的齐白石等一大批民国画家,他们在落款上经常有一个“客京华”,客京华是指在北京生活却并不以此为根,哪怕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以后,他们仍然固守客京华的这个词汇。
再看古代文人。古代文人离开家乡只有一种情况,就是通过科举外出为官,所谓的出仕。当出仕离开乡土以后,我们注意到古代文人在各种各样的笔记诗歌中,一旦他在外地心不顺的时候,一定会产生一个情绪“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我们翻开历代文人写的东西,会看到大量的思归的主题。为什么会有思归主题?是因为今天的乡土缺少了一个半社会结构,也即过去由文人构成的半社会组织结构。在那种结构中,游离于外的人之所以会思乡,因为他们会有一个非常原生态,而且真实存在的文人交流的文化环境。
一幅中国画承载的文人理想暂且不谈,就材料而言,要欣赏一幅中国画,如果连毛笔都不会拿,甚至你看毛笔的笔痕看不出来一种差异性的时候,则很难说能够真正欣赏一幅中国画。
今天如果到大街小巷去问任何一个人,谁都知道《蒙娜丽莎》。但是反过来再问您知道《富春山居图》吗?《富春山居图》在中国绘画史的位置是丝毫不亚于《蒙娜丽莎》的。如果说《富春山居图》不行,我们再说《鹊华秋色图》,你会发现80%至90%的人都不知道。今天的话题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展开的,我们每个人都适应了一种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视觉传统,这种视觉传统呈现了一种对空间和再现性的视觉体验。
首先要梳理脑海中习惯了的这样一种对于视觉、对于美术的这样一种艺术形态的习惯方式是什么,只有明白了自己的这样一种习惯方式,有意识的离开这样一种习惯方式,从而进一步寻找看中国画的习惯方式是什么。
二、要“回到中国画的语境”
怎样欣赏一幅中国画。绝对不是单一和僵化的标准,怎样欣赏中国画,实际上是伴随着中国画审美方式的历史形成,逐渐形成的,它不是一个人突然拍着脑袋说要这样欣赏中国画的。怎样欣赏一幅中国画,答案很简单,就是回到中国画的语境中,就是回到中国画的历史发展来看。
现在呈现给我们的中国画,最早的在彩陶上就有了,彩陶上有图案性质的绘画,也有《鹳鸟石斧图》这样的具有图像性质的画。在那个时期,关于线条,关于用线塑形,关于中国画情感表达等等,都已经开始形成?比如说侧面剖平面取形啊,也就是说你想画一个水杯,绝对不是这样一个水杯,它是拿一刀切,切出一个剖面,切出一个侧面,这个侧面最具有这个形的特征的时候,就取这样一个外围的轮廓来把它描述出来。我们说过去管夫人描绘竹,就是取其倒影来描绘竹的。当一个实际的物体通过光形成一个侧面的最有特征的投影,我们就取得这样的形,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特殊的造型观。
三、留意空间的意象表达
在洛阳朱村汉墓中有一幅墓室壁画。它描绘的是一位墓主人餐饮的过程:在画的棚子下面,有女墓主人和男墓主人坐在案子前准备吃饭,边上有男女侍从,这样的男女侍从,我们首先看到的空间,绝对不是一种再现性空间。举个例子,我们看这个桌子,这个桌子如果按照透视关系来看的话,中国人在描绘这个地方的时候是有透视的,这个空间关系应该是把桌子给翻过来的。我们不看别的,就看这个脚,是不是一个非常舒服的落在地上?我们不看这点,再看这个,也是一个桌面的反转。如果是这样一个斜伸进去的桌子,这个桌子上的盘子应该怎么放呢?这时候桌子的盘子取了一个正圆形。曾经我想写一篇文章,就是把这一幅图画上的桌子和二十世纪初印象派塞尚画的《静物》进行对比,塞尚《静物》里画的桌子上的苹果仿佛往下滚淌,在我们这一幅汉墓的壁画中就已经有这样一种静物呈现方式了。按照这样一种视觉习惯,如果我们的视觉只集中在这里看,我们感觉这个盘子是往桌子底下滑的,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视觉,没有这个盘子的时候,先取桌子左边的视觉,然后再取桌子右边的视觉,把线连接起来,形成一种主观空间。然后再看桌子上的盘,这时的视觉是垂直于桌子的上空,这个时候的盘就是一个接近正圆形的盘,把在印象中第一次取形,第二次取形,第三次取形的空间拼贴起来。拼贴起来构成了一个具有意向表达的空间,把这样一个意向的诉求直接用这样三种空间下所形成的平面取像组合起来,然后告诉你,这是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了很多盘。如果我们以盘子为中心来看这个碗,这个碗都应该是圆形的,但是画这些碗时,画家又把视线呈现倾斜四分之三的角度,取每一个碗的侧平面形态。我们想描绘这样的一个案几上有这样一个桌子,桌子上有这样一个餐盘,经过了三、四次视觉转换,每一次视觉转换都选择一个平面特征,最能暗示或者是交代这个物象的平面特征,然后把这些平面特征重新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画面的所谓主观空间,于是这个主观空间就具有了一个所谓的意象表达的能力。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