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末,首届“中国民间国宝”出炉。春秋早期秦公壶、清沈铨《百鸟朝凤图》卷、清棋谱《渊深海阔》手稿、清朱金木雕照壁、近现代岫岩玉龙床、当代大型檀香木雕《瑶池集庆》等本来藏身民间的宝物,公开亮相钓鱼台国宾馆,与人们亲密接触,并伴随着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的"狂轰滥炸"而妇孺皆知。人们在惊诧于这些民间宝物获得至高无上荣誉的同时,未免心生悬疑:民间评出的国宝有权威性吗?这些民间国宝价值何在?民间国宝的归宿又是哪里呢?
关心这次国宝评审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这次由一家杂志社组织的面向海内外藏友的拥有广泛参与性的藏品竞争活动,拥有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审慎的工作态度,拥有一支权威的评审队伍和科学的评审标准,不是哗众取宠,没有暗箱操作,更不是走过场,一切皆暴露在阳光下,接受全社会的监督。最终以扎扎实实的藏品说话,征服了评委和公众。
历经两年的寻找和评审,民间国宝终于闪亮登场,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第一,正确认识和引导民间收藏。“盛世临,收藏兴”当今中国,盛世已到,收藏也随之活跃起来。如同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裹挟着诸多问题一样,收藏局面的有序也需要付出痛苦的代价。法规问题、赝品问题、鉴定问题、交易问题,等等,给当下的收藏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有人甚至断言:“民间没有珍贵文物!”民间国宝的出炉证明:民间不仅有文物,而且有珍贵文物。
与此同时,民间国宝的出炉为树立正确的收藏心态提供了借鉴。
首先,出台了国宝级文物的标准,评出了具有公信力的国宝标准器,避免了民间收藏的盲目性。像宋代五大名窑、元青花、明清官窑等所谓的国宝级文物充斥市场,蒙蔽了不知多少人的眼睛。其次,国宝出炉,文物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均得到重视,特别是保险价值超过3亿元,有利于珍贵文物的回流。入选国宝中有一件秦公壶就是从海外回流祖国的,它必将促进更多漂流于海外的文物早日回家。再次,我国收藏家的档次有了明显提高。他们没有把国宝看成自己的私产,敢于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是对传统收藏观念的一次挑战。"宝物出,爱相随",这种把小我变成大我,从小爱变成大爱的精神值得尊敬。
第二,民间国宝就是国宝,国宝出路值得探讨。循名责实,国宝即为国家的珍宝,是全体公民共同拥有的珍宝。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次被评为民间国宝的6件藏品,都具有保存完好的特点,有的甚至比各大博物馆里的同类文物保存状况还好,充分说明"藏宝于民"的思路千真万确。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国宝原来藏身民间,藏在个人手里,有的并没有被当作国宝看待,现在成了"国宝",个人还能再拥有吗?
诚然,国宝最好的归宿就是国家各大博物馆,因为那里拥有良好的安保措施和展出条件,便于国宝为社会服务。但是如果要求国宝收藏者都把文物无偿捐给国家,那么今后谁还敢公开自己的藏品呢?《物权法》已经规定了个人合法拥有财产的权利,只要所藏宝物来源合法,就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应该看到,能主动把国宝拿出来,与公众分享,本身就是一种善举。我们希望那些有实力、有能力的收藏者为国宝公开展出创造条件,可以自己办博物馆,也可以与别人合办博物馆;对于那些没有实力创办博物馆的收藏者来说,手中国宝最好的出路就是尽早转让出去,通过大的买家或机构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标。如果被评为国宝的文物依然深藏在某位收藏者的家里,只供极少数人把玩,那就是对国宝本身和公众的亵渎。
第三,官方文物部门缺位,提出文化创新课题。在民间国宝评审活动中,人们没有看到官方文物部门的影子,也没有听到他们的任何声音。"尔不为,吾为之。"当官方文物部门缺位时,民间组织挺身而出,及时补位。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人们为民间组织的"忧天下"而喝彩。不可否认,国家各大博物馆里躺着许多堪称国宝的文物,但它们至多也只是拥有一级文物的头衔,而没有"国宝"的名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也就是说,这些国之重宝没有实现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目标。而现在,民间出了国宝,并且是由民间组织评出的国宝,它还要承担为社会服务的责任。这样一来,就对官方文物部门提出了一项新课题:如何发掘文物的社会价值,为公众服务?这属于文化创新的课题,值得有关部门借鉴。
我们期望以民间国宝评审为契机,唤起全社会保护国宝、保护文物的意识,国家有关部门尽早完善促进民间收藏的法律法规,收藏界各利益主体从此检视自己的行为,共同为打造一个法规完备、透明公正、诚信和谐的艺术品市场而不懈努力。
国宝已然出炉,关于国宝的话题远没有结束,可以说刚刚开始。
来源:《收藏家》杂志
(编辑: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