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RSS聚合
网站地图
首页
影视频道
地图
杂志
市场
行业
人物
生活
文化
交易
交流
视频总汇|行业焦点|时事报道|联合访谈|业界人物|企业视点|木材辅料|美店美器|区域巡礼|专家讲堂|联合风采
滚动公告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 藏家故事 >> 正文
标题检索
全文检索

包畹蓉:从“花旦”到戏服收藏家

2012/8/17 0:05:00 来源: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 作者:佚名

图为《玉堂春》场景,其中苏三的罪衣罪铐是黄桂秋遗物

  包畹蓉:京剧戏服收藏家。以整理收藏京剧界名家服饰著称,2002年在上海奉贤海湾旅游区为其建立包畹蓉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收藏有近代京剧服饰千余件。

  本来是票友,后来下海组班,再又以戏服收藏闻名,包畹蓉这一生和京剧脱不开关系。

从“京剧票友”到收藏家

  包畹蓉出生于浙江湖州,3岁随父迁居上海。他的家族是湖州的名门望族,祖父包虎臣是清代著名书画家,姑妈包榴仙是中国第一个留学日本的女子,辛亥革命女侠秋瑾也是她接赴日本的,包榴仙后来嫁给湖州的翻译家钱稻孙。他的父亲是中医名家,业余喜欢书画,当时与陈立夫、潘公展、朱家骅等名流都有世交友谊。而母亲极喜爱戏曲,常常抱着他去看戏,不料,他在这等熏陶下迷上了京剧艺术,这让盼望子承父业的父亲大失所望。在当时唱戏是下九流行当,父亲自然极力反对,为此发生了不少冲突,一次愤怒的父亲还把家里的唱机都砸了,可是还是经不住儿子的执拗,叛逆的包畹蓉在母亲的坚持下,终于在15岁那年拜“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为师学习旦角,后又在“江南首席青衣”黄桂秋门下学习荀派唱腔。

  虽是票友,他的俊美扮相和唱腔还得到一些名家的称赞,在票友圈中小有名气。

  包畹蓉京剧服饰收藏始于上世纪50年代,那时是为自己的演出预备的。从60年代后期开始,他的藏品急速“膨胀”,迄今有十几大箱,足可装备三四个剧团。当时正值“文革”时期,京剧这样的传统艺术都成为“破四旧”的重点对象,很多服装、剧本都一烧了之,演员也纷纷下放,包畹蓉和妻子玛丽也以退为守,主动上缴了三大箱古本剧本及荀慧生等名伶的珍贵照片,主动要求到上海机床厂当了一名起重工,但是同时包畹蓉偷偷藏下自己得到的一些戏剧名家服饰与配饰珍品。

  “文革”结束,包畹蓉已年近花甲,难以再现当年“花旦”风姿,但为了寄托对京剧的喜爱,他常常从箱柜里翻出自己收藏的戏服把玩,一看就是大半天。1979年,《新民晚报》的一位记者得知包畹蓉家中藏有大量戏服就前往采访,文章发表后,包畹蓉这位“戏服收藏家”也从此开始扬名。

从来没有买过藏品的收藏家

  本来是票友,后来下海组班,再又以戏服收藏闻名,总之,包畹蓉这一生和京剧脱不开关系。这位78岁高龄的老人依旧满头乌发,步履轻盈,让人可以想见他当年的舞台风采,他喜欢拿出当年的剧照和几年前台湾华视为他拍摄的专题艺术片《海棠风情》让来访者欣赏,谈当年的剧界掌故和自己在京剧服饰上的研究心得。他成为一代名伶的梦想没有实现,却是多年精心收藏的京剧“行头”让他闻名中外。曾在杭州、北京等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多次展出。戏服精品,终于逃过劫难,重见天日。以至于童止苓、陆玉兰、荀令荣等名家也纷纷向包先生求借戏装。

  当时奉贤文化局局长了解到他的收藏后,主动找上门与包老畅谈,承诺愿为他的收藏提供最好的展馆,还为他们夫妇购置了房子。于是,包先生举家迁居奉贤。经他的精心布置精心挑选,在海边一栋叫“龙腾阁”的小楼上的京剧服饰展馆于2002年4月20日正式开馆,吸引很多戏剧界名家前来参观。但是不到半年,包先生发现穿堂而过的海风对那些直接张挂在墙上的服饰受潮霉损严重,一时心疼得他都哭了。后来经过协商,又转移到附近的另外一个展馆中,这一次包先生自己策划布馆灯光,设计制作模特。

  尤其是把服装装在大红木框中展出,不仅避免藏品的受潮受风,也让服饰如同巨大的绘画作品一样醒目。而且,他还特别注重展览的故事性,以京剧代表剧《红娘》、《玉堂春》、《霸王别姬》、《洛神》等场景布置,配置京剧人物、布景、道具、灯光、中英文介绍,让这个服装的展览变成了一个个场景。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馆长竹本干夫专程参观后,也连声赞叹,希望往后不断地相互交流和合作。

  在他看来,京剧的迷人之外,除了唱腔、身段,也包括服饰在内,从做工精致的服饰中也可以领略京剧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进入展馆,可以看到许多名家用过的服饰,比如黄桂秋用的点翠头面不像一般演员那样用蓝绸镶在金属饰物上,而是用翠鸟羽毛剪贴于镀金镀银的金属底版上,在灯光下光彩夺目,为他演出的《春秋配》等名剧增色不少;京剧艺术大师俞振飞在《情挑》中的淡雪青文房四宝小生褶子,服饰上绣以文房四宝,高雅大方、书卷气十足,衬托出书生的雅致。

  他说自己从来没有买过服装,都是京剧界的朋友、师友赠送或者自己制作的。当然,有些戏服在当年演出后“转码头”时被偷,或在“文革”中被毁。

自创新衣冠

  满屋的珍品足足可供三四个剧团同时演出之用,生、旦、净、丑,各种都有,如蟒袍、裙袄、斗篷、开氅、云肩、官服、龙套衣、彩鞋、旗鞋、头面等,不下千件,可供四五个剧团同时演出使用。因为他自己是演旦角的,所以其中旦角戏服的收藏最为丰富,其中大都是绝天仅有的。

  除了传统的京剧服饰,还有大量的服装则是他改革后的新派戏服。京剧中各行当的服饰有严格的区别,而同一行当中不同流派的服饰也各有特点。包畹蓉先后设计了三批不同流派、不同款式的戏服。为了置备用于制作戏服的金银细线和宝石,他和妻子不惜变卖了家中的古玩、红木家具和首饰。为制作《四郎探母》中公主穿的那套绣金坐龙旗蟒,仅真金丝线就用掉几万根,三年后大功告成,为此他还曾专门把为著名电影皇后胡蝶做过服装的绣娘张惠芬请到家里做工,为她炖参汤、熬鸡汤,保证一针一线能做出让自己满意的效果。有时为做一件戏服,一位绣娘忙不过来,三四位绣娘便一起合做。包畹蓉设计的全金大龙男蟒袍,全用真金箔制作,三位80岁以上的老艺人竟耗时3年多才做成。他在制作戏装中不但用纯金纯银材料,还用宝石、玻璃这样的材料,比如如青衣旦角的一套“头面”一般用镀银加水钻石、玻璃,样子更加耀眼漂亮,京剧《红娘》中红娘的戏服上用进口的闪光片缀做成牡丹初绽的图案,增强了立体感。后来荀派花旦宋长荣在上海中国大戏院演出《红娘》时,便向师兄包畹蓉商借“红娘”系列服饰,演出后受到观众的好评。

  包先生说自己1953年就尝试改良服装,他的班子里演员的造型、化装、服装和别人都两样,很多人说你们的造型漂亮人又文雅,他说这是因为自己从小喜欢看美国歌舞片,觉得那里面的演员的服装做得漂亮,他说自己设计的东西使用西洋的色彩,把国画、设计的工艺融合到戏服的制作,把现代图案和传统形式结合起来。他说许多人搞收藏是买进卖出,“而我们是从来不卖的,收藏并不仅仅是收,还要研究和创作。”

  设计中的四稿草图,从素描到彩色图都是他自己来做,“学设计的人不懂戏,他做不出来,而唱戏的没有艺术的功底,也做不出来,我很幸运,从小学过国画,也唱戏,所以我自己做最有把握”。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版权声明:本站是中国红木新闻第一门户,享有《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中式生活》杂志、《中华木作》杂志、《红木买家》杂志及本站原创文章的全部知识产权,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的任何网站、媒体均不得转载、摘编,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 网站编辑:申水 ]

延伸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行业知名品牌推荐
 
 
 
文字推荐
 
一周排行
本栏最新
一周排行
热卖商品
热卖商品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