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则言不顺
正如不了解中华木文化就无法进一步去定位和了解红木文化一样,只有在对中国匾额有一定了解之后,才能对科举匾额有一个更充分的认识。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告诉我们,匾额最开始的一种形态叫“榜书”。榜书是为装饰帝王城池和宫殿而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巨大的城池和宫殿,因此,为了标示名称和宣扬教化,在宫门之上、重檐之下,就必须悬挂“榜书”。为配合环境、突出气势,就要求字体必须大,字体的载体也必须大。不是大而无当,而是大而恢宏。
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在统一文字的同时,也规范了战国时期各国不规范的标名形式,于是就出现了匾额,它的功用同样是标示名称和宣扬教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沿用过程中,匾额形成了两大体系:官方体系和民间体系。谈到官方匾额体系,姚远利一针见血地说:“这是治理国家的需要,从政治层面上讲,它所标示的内容,可以说是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
最典型的例子:“大明门”是明王朝的象征,当“大明门”匾额被换成了“大清门”,就表示一个王朝结束了,而“大清门”后来又变成“中华门”,则又代表着清王朝的被取代;再举一个例子:因为古代中国农耕文明总是跟游牧文明产生冲突,中央王朝为维护统治和版图,建了很多关隘和边城,这些地方必然都会高悬一块具有象征意义的巨大匾额,比如张家口城墙上的“大境门”匾额,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匾额……直到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些匾额的精神意义。这正如姚远利所说:“匾额,是两千年来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它高高悬于一座建筑物最显著的地方,表示着一种自尊、自爱,代表着正统、正宗、正气和正派。”
这也恰恰是孔子所说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在匾额(甚至是建筑)上的集中体现。悬挂了匾额,就做到了“名正言顺”,就可以昭示社会、面向万众、宣扬教化了。
[ 网站编辑:赵亚雨 ]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