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越/文
现在,一提起传统家具,有些人就非“红木”不买,似乎只有“红木”才是最好的。没错,“红木”这一名称中所包含的33种木材,确实是木材中的上品,但不能说,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好的木材或更合适的木材了,这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有些新树种和少量树种“红木”国家标准并未收入其中
红木国标在制定过程中,选取的木样有一定的局限性,据红木国标第一起草人杨家驹老先生称,当时选取的木样,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故宫中一些家具的残片,二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古董家具,三是当前市场上正在作为商品流通着的主流用材家具;把这些家具的所用材进行解剖、化验、分析,确定它们是什么树种,然后挑选其中的“上品”,确定了33种木材为国标红木所选木材。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它的局限性来。比如,有些新开发的树种,就没有能够收入进国标中。大家知道,中国传统家具所使用的高档名贵硬木大多来源于进口,碍于古时的交通条件,大规模地从海外进口原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从原始森林中采伐,因此,对木材品种的使用是有限的。即使是现在,也不能说全世界的好木头(这里主要指适合做传统家具的高品质硬木)都已经被发现了。事实是,确实就有新发现的树种,它们的物理特性完全符合“红木”的标准要求,如果它们有一定的储藏量,就完全可以成为商品材而收录到国标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标中目前的33种木材,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这些“完全符合”的树种,即使未能被收录到国标之中,也不能改变它优良的品质,我们得承认,它照样是好木材,而且可能比红木国标中的有些木材还好。
另外,我们也不能忽略“储藏量”这个问题,据杨老讲,实践中,专家们也发现有些树种物理特性很好,按条件,完全可以收录进国标中来,但因为这种树木较少,不能够大规模地采伐而进入市场流通,也即不能成为“商品材”,所以红木国标也没有将其收录。但其实,这些小树种就像“少数民族”,它又确实存在着,虽未在国标之列,但确实“天生丽质”,自然也高贵。
二、有些单项条件很好的树种也未收入到国家标准之中
还是据杨老先生讲,专家们确定红木标准树种是从多方面考虑的。比如,中国传统家具喜欢雕刻,那么在编制标准时,就要考虑这个树种的木材是否适合雕刻,它不适合雕刻,就把它排除在外了。可如果这件家具不做雕刻,那么使用这种材料可能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还有,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环境差异很大,国标要求的木材,应该是基本上能够全方位地适应,既在南方可以使用,在北京也不会出现大问题,稍微有些开裂等现象,修一修照样没问题。但有的木材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只有环境适应性差,比方说拿到北方来,它相比之下更容易开裂一些,那么标准也将其排除在外了。可如果我就是在南方使用它,它却是非常好的材料,那么我何必非得拘泥于它在不在“标准”之中呢?
所以我们说,按照国标中的红木树种选购家具固然没错,但如果从实用的角度讲,有些未列入标准的木材,正因为其未列入标准,因而价格上更有优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价比”更好。况且,《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说不上哪天标准一修订,把某些新树种收了进去,暂时未入流的还了其“身份”,你那东西也该随之升值了,这完全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