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垫”作为传统家具中床榻椅凳的附属品,早在人类最初席地而坐时就出现了。到了床榻开始出现的汉代,被称为“茵席”的坐垫便与床榻结合,流传至今。
大诗人白居易一首“竹簟衬重茵,未忍都令卷,忆昨初来日,看君自施展”五言诗,生动地表现了唐代人用席簟和茵褥招待客人的情形。
从唐代开始,高足家具逐渐普及,人们由席地坐卧为主变为床榻椅凳的高足家具为主,在当时被称为茵席的“坐垫”,以其实用性和装饰性,开始伴随床榻椅凳服务于人们的坐卧起居。
“茵”即是人们常说的褥子、坐垫。“茵”和“褥”是同义词,故并称之“茵褥”,而“茵席”系指夏天之用,以竹草植物编织而成的坐垫。
历史上,关于“褥”的记述较。有夏天用的凉性的,冬天用的暖性的,也有用兽皮和丝绸制成的。明代以后给家具配套的坐垫大都以丝绸、棉花、棕丝制成。白居易在《红棉线歌》中以“拣丝拣线红蓝染,织作披香殿上毯”的句子,描述了从拣丝、纺线、染色到织造坐垫成形的过程。
今天用在传统家具床榻椅凳上的坐垫既可以点缀家居,又可以舒适使用,保护家具。其所使用的材料、制作的工艺,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故宫太和殿内皇帝宝座上的真丝坐垫,以蚕丝织锦缎做底,用金丝绣龙,再充以上好的棉絮,安放在宝座之上,与宝座上的十三条金龙上下呼应,驾雾腾云,把整个太和殿映衬得金碧辉煌。
(编辑:申水)
![]() |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