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充旧书画
明代围屏极为盛行,中叶以后,以迄清代,更为普遍,其格心多为名人之书画。自民国以来,北京王公巨室相继破产,明代围屏时有出现,在商人出售之时,只重其质料及作工,格心之有无并无关系。故商人每将明代原有之格心取下,而另换以他种格心,取下之后,斟酌其近似宋代何人书画,再照上述各法为之补款或改款,然后饰以旧锦,充宋人之真迹以问世。
惟此种格心之书画,原来多不落款,或系当时之风气为然,但其中确有精品,-定有出之明代大名家之手笔者。惟未落孰无法证明,只好如此作伪,亦殊可惜也。再前清宫殿、热河行宫、奉天行宫、颐和园、圆明园,其他皇帝行宫及各王府等,所有格心、门心,亦多数用精妙之书画,此种物品均不成件,不上档册,遗失不易发觉,且易损毁,时有更新改装之举。
值此机会,每易为宦阉及夫役盗出,转售商人。由商人照围屏格心同样办法以问世。故肆上之小幅旧名书画,多数为此物改充者,虽精于鉴古者,每为所欺。盖品质多精,与真迹无太殊异之故耳。
四 、用旧纸仿作旧书画
鉴别旧书画,第一要验看纸料,是否与作者年代相合,纸料如确系作者以前所用之物,则作品方始有考较真伪之可能。否则,纸料系新纸,或系作者以后之物,则作品无论若何精妙,其为伪制毫无问题,此固事理之最易了解,尽人所知者。因此之故,凡作伪者首要必寻觅旧纸,随所得纸之年代而酌为仿作之张本。惟是,从来作伪者即俱此心理,而旧纸之来源久绝,且历代著名作家均嗜旧纸,明代各大家,其作品之精者,多系宋纸。即现代有名作家,亦酷爱旧纸,此风由来已久。故现存之宋元明以及清初之佳纸,早如凤毛麟角,不可多得。于此不得已中,乃裁割旧书画之余叶,以资代替。如伪造隋唐五代之作品者,则割用唐宋元明人写经之空白叶以仿造之。
盖今人以为现在出世之旧写经,完全系唐人之遗物,商人遂将写经之空白叶裁下,仿隋唐五代之书画,且仿制多精,非内行不能辨别。盖写经之纸,今谓之藏经纸,或误称藏金纸,取价甚贵,人争宝之,一尺方者,需百元之谱,非有专长者不敢动手,故用藏经纸仿造之书画多精品也。
此外,则用手卷之前后空白叶,册页之空白叶。盖手卷-册页之兴也甚久。其前后附纸及空白叶,本为题跋之用,为增加作品之声价,其附纸多用精妙之纸。故今日商人经售手卷、册页时,必将空白之附纸取下,既无伤原件,又能特别利用,计至得也。惟今日此种附纸价值甚大,即清初之纸,一尺宽四尺长者,尚须百元之谱,宋元更视此加倍矣。故以此作伪者,等闲之辈不敢为,非当世头等角色,即专以仿伪为职业者,始敢下手。此其所以伪可以乱真也。
(编辑:墨海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