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
蔡之岳/文 高立/摄影
腕上戴百达翡丽、江诗丹敦,手上拎LV、爱玛仕,脚蹬GUCCI、MANOLO,身穿阿玛尼、PRADA,家里摆着中国古董青花瓷,外出携件“江南织造”中国丝巾……不管用中文还是外文表述,以上名词都是通行全球的奢侈名片。它们不只是物质财富的象征,还是人类智慧、想象力和高超技艺的结晶,带给人的首先是美,其次是愉悦。
看到它们,我们清楚了现代人在“玩”些什么。而我们祖先呢?在曾经的时尚风潮中,他们又把玩过什么?
其实,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也一直创造着技艺高超而且令人愉悦的美物与美器。
敞亮雅致的展厅内,来自全国23个省市100名工艺美术大师的318件工艺美术精品迎候着人们的目光。整个展出以“巧夺天工”为总题,在琢玉、雕镌、金作、编扎、髹饰、陶埏、织绣、画绘组成的八大类别展区内,三百多件展品无一不是采用天然原料加工而成。“人做一半,天做一半”是对中国工艺美术制作工艺的精炼总结,也是对工艺过程中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最精确的概括。巧夺天工,不是让人力“胜过”自然,而是通过人的智慧发现自然材质的美,尊重自然,再通过技艺把自然之美充分发掘表现出来。
在展厅走一圈,祖先传承下来的精工美艺尽收眼底:
在陶埏展区,龙泉青瓷展位上,一只放上轮盘的陶胎在年轻制陶人手下正飞快旋转。他是龙泉青瓷代表人物徐朝兴大师的传人,
在髹饰展区,一方玻璃柜里静静置着一个鱼缸。缸里一泓清水、一层薄沙、几尾金鱼,让人觉得活灵活现。这件作品出自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其作者郑益坤曾被美学家王朝闻称作“气死猫”,是福州脱胎漆器的国家级传承人。得名“气死猫”,是因为郑益坤在漆盘上“画”鱼能以假乱真。据说日本同行曾设法模仿他,可做出来的鱼总像挂在盘子上,而不是活在水里。
走到金作展区,人们又会被金光灿灿的黄金工艺品吸引住目光。最精致的是用金丝镶嵌工艺制作出的女子用项链、耳坠等首饰。把黄金打制得细如发丝,尔后用手工编辑成精致的器物,据说这是中国汉代即有的工艺。现场展品的说明文字中,有“皇族专用”字样。看来,这是祖先地地道道的“奢侈品”。而先人的智慧及技艺令人叹服。
可与金丝镶嵌媲美的是编扎展区的象牙编织。在常人眼中象牙是硬度很高的东西,怎样的技艺才能把它劈成细线,怎样的“绕指柔”功夫才能把它们丝丝丝入扣地编织成工艺品?需要你仔细观看,才会明白其中一二。
进入织绣展区,会看到一幅敦煌藻井作品。这是苏绣艺术创新中心的工艺美术大师张美芳的名作,她用一咱叫作打籽绣的手法,在平面上再现了藻井的立体感。据介绍,这幅藻井用了30多万颗籽才绣出来。张美芳说,苏绣是古老的绣法,古代妇女都用它做荷包等小玩意儿。“但我认为,传统针法不能仅仅是重复,应该加入今天的新观念,表达从未表达过的内容。我们就尝试和研究敦煌的专家合作,研究新的配色,让传统针法得到创意运用。”
在雕镌展区,摆放着一方方砚台,它们向中外参观者叙说着中国文字古老的书写文明:写字要用墨,研墨要用砚台,“笔墨纸砚”中的“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砚是西方没有之物。一幅好砚台不光盛墨,也盛放了文人墨客的许多好心情。祖先的许多创意,许多智慧和技艺,无不经过砚台、笔头落到纸上,传承至今。
看完展览走到街上,心绪久难平复。看到现代文明的产物在时尚人群中熠熠生辉、光彩照人,作为现代人,我们都会心生向往。经济发展的时代,名牌与奢侈品参与进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比如,我们今天在展馆看到的许多精美工艺品,也都曾经是历朝历代高端人群使用的奢侈品,是他们生活中的“时尚符号”。
也许,中国的创意产业可以从这次展出的大师作品里得到技艺、风格、趣味等方面的启发,形成可以让中国大面积走向世界的、新的时尚名牌和奢侈品的源头。中式生活,当然不排斥精致和大美。
红木古典家具网特别提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任何网站、媒体不得转载、摘编本站原创文章,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