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风格的风筝
曹氏风格的风筝
关于风筝,风筝的起源,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详细地文献记载,如明代陈沂《诌刍录·风筝》中这样描写: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鸣,俗称风筝。”作为一种娱乐工具,风筝逐渐从帝王贵族的玩物发展到民间,与市民生活和民俗紧密相联。
风筝,是北京人休闲娱乐时的玩意儿,以前,每到清明前后,不论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还是普通市民都争相购买各式风筝,找个空场放飞。直到现在,放风筝依然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北京的风筝种类很多,但最具代表性的还得说“扎燕”,这是因为燕子每到春天要飞回北方,象征大地回春,有报喜之意,所以,以燕子为题制作风筝体现了北京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吉祥心愿。而提到扎燕,当数以制作扎燕著称的曹雪芹风筝,后人称为“曹氏风筝”。最近,从费保龄处淘换了一本由他绘画出版的《曹雪芹扎燕风筝考工志》,在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的基础上,详细图解扎燕风筝的画诀和扎糊诀,清楚地呈现了六种扎燕的不同工艺技法,是难得的传承曹雪芹风筝制作技艺的佳作。费保龄与孔祥泽是曹雪芹风筝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人,1963年冬,本已擅长丹青、风筝技艺精湛的费保龄与孔祥泽相识,二人开始了研究、整理、复制曹式风筝,《曹雪芹扎燕风筝考工志》就是二人合作的结晶。
曹氏风筝的制作讲究“四艺”,即扎、糊、绘、放,认为风筝是“环境艺术”与“动感艺术”的有机结合,“以天为纸,书画琳琅于青笺;将云拟水,鱼蟹游行于碧波。”这就是曹氏风筝动态美的精髓所在,而体现这种动态美的关键还在于风筝的扎糊之术,也就是风筝架子的结构。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将其归为长尾泻风、变形泻风和穿泻类三种类型,并总结出了“受风泻风上中下,三停搭配重两端。”的扎糊歌诀。整个糊纸过程和方法要求始终保持风筝架子的对称均衡,膀兜的弧度正确,这样才有利飞行。在风筝的画法上,曹氏风筝则体现“意匠”与“迷笔”结合的绘画方法。正是运用这种“意匠”的方法,曹氏风筝用拟人手法创造出了燕子家族:肥燕、瘦燕、幼燕、雏燕、对燕、半瘦燕,不仅形似,更追求神似,例如,要使燕子表现出象人一样的喜有于色,则必须要把握“眉上轩,见喜颜;嘴上翘,定是笑。”的画法。所谓“意匠”还有一个涵义,是从风筝的绘画中能够体现出吉祥的祝愿,如“五蝠捧寿”、“四世同堂”等,借图寓意,功夫全在画上。
曹氏风筝传人费保龄先生对于曹式风筝制作的扎、糊、绘、放技艺样样精通,尤其对于曹式风筝制作的认识理解上功力精深,它制作的曹式风筝飞得高、稳,远观其制作的曹式风筝色彩艳丽、鲜明;近视效果尤佳,内涵丰富,韵味无穷,栩栩如生。最小的“掌上筝”工艺精巧,最大的丈二风筝造型新颖。经他亲手绘制的曹式风筝图谱和他亲手制作的风筝实物现有97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曹氏风筝是民间手工艺中的一朵奇葩,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也在“红学”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编辑:墨海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