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红楼梦》这部奇书原本刻在女娲补天时遗下的一块顽石上,经一僧一道的点化而幻入人世,历尽沧桑而复归。后有空空道人偶经此地抄录下来,又经曹雪芹撰成《石头记》即《红楼梦》。家住长春市的彭祖述老人用10年时间,跋涉近20万公里,寻来82块宝石,镌刻下了《红楼梦》,使几百年前的神话变成了令人称奇的现实。
历尽艰辛 采石圆梦
今年74岁的彭祖述退休前任长春市文联副主席。16岁那年,彭祖述读到了《红楼梦》。第二次读《红楼梦》是在“文革”期间,当时正被批斗的他每晚劳动回到家,便品读《红楼梦》以排解心中的抑郁。后来,他决定放弃文学,专心搞艺术,便经常到姐姐工作的石刻厂,虚心地向师傅们学习石刻。他利用一切休闲时间,认真钻研石刻技艺,每晚上都刻200多个字。
当彭祖述第三次读《红楼梦》时,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红楼梦》源于石上,何不将其还于石头呢?自己有着深厚的石刻功底,又与《红楼梦》有着不解的情缘,要是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可谓晚年生活的一大壮举。那天晚上,彭祖述为自己的这个独特想法激动得夜不能眠。
说干就干,彭祖述开始琢磨选石。为搜奇觅珍,从1992年开始至石刻完成,彭祖述行程近20万公里,历尽千辛万苦,跑遍了名石产地,饱览了名石风采,成为当代辨石高手。现在,无论什么石头,他只要拿在手里稍一把玩,便可准确地说出产地、石名、石质、特点等。
1996年初冬,他到青田去选石,当地的石农大部分都住在半山腰,他们走的路都很窄。其中有一段路被雨水冲刷得凹凸不平,上面又被茅草和树叶覆盖,非常滑,而路的旁边就是石崖,有几十丈深。走着走着,彭祖述的脚下一滑,掉进了石崖,顿时失去了知觉。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山崖上的藤条被风一吹,划到彭祖述的脸上,让他清醒过来,他才意识到自己还活着。当他一瘸一拐地来到山上石农的小屋,看到满地大大小小的龙蛋石时,眼睛立刻放出了光彩,这不正是《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回所暗示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哲理和意境吗?想到此处,他忍不住欣喜若狂,觉得付出如此代价也特别值得。
如今,面对每一块石头,彭祖述都能讲出采集背后的艰辛故事。
清灯孤影 老骥痴情
雕刻这样一部奇书,彭祖述所用的工具却简单得不得了,仅一盏200瓦的台灯、一副14倍的放大镜、一把刻刀。彭祖述刀耕不辍、夜以继日地忙碌了10年,除了构思作品和外出觅石,他每天都是凌晨4时起床,晚上11时以后就寝,中间除简单地活动一下身体和吃饭外,都在雕刻。寒来暑往,日复一日,他忍受着灯光的炙烤和疾病的折磨,基本谢绝了一切社会应酬与交往,过着隐居般的生活。
微刻《石头记》几乎耗尽了彭祖述的桑榆时光。构图伊始,常是“青灯一盏”,只身孤影,拥桌阅书,卧地观石,为得一图,冥思苦想,彻夜不眠。或取意、或取事、或取人、或取景、或取物、殚精竭虑。为了追求绝佳的艺术效果,彭祖述要根据石头的状态,设计出与所刻内容相同的意境。为此,在微刻每一章时,他都无数次捧读原著,在吃透文章内涵后,设计出图纸,根据图纸选择石头,经过斟酌后下刀,最后根据章节内容以及微刻的图形融合起来,起一个一语双关的名字。
“石书”作品中的第57回,字数比较多,他开始想了几个创意,后来又都推翻了,都感觉不好,于是他放下这个章节,而且一放就是9年。9年后,彭祖述在一次散步时,一片树叶飘落到他跟前,他顿生灵感,看着眼前这一片青黄相间的叶子,不正是黛玉无依无靠的身世写照吗?有了灵感后,彭祖述急忙赶回家中,将石头上边枯黄的颜色雕刻成一片枯叶,作品完成后,他将这一回取名《枯叶飘零》。
10年后的仲春,他的《红楼石经》与世人见面了。
这部石书共计60余万字,每回一石,加上序言和后记,共刻石82块,红木匣盛装,锦缎襄护,一石一匣,极尽精美。每块石头大可盈掌,小者仅堪一握,或方或圆,形状各异。文字镌刻于约七八平方厘米的印石中央,字如蝇头,笔若蛛丝,在40倍放大镜下,字体豪放恣肆、俊逸流畅,纤毫毕现,透着浓浓的金石气。尤为令人称奇的是,每块石头均按所刻篇回内容,借助石头的天然色泽和纹理,或取意、或取人、或取景,以圆雕和浮雕的形式刻录于石,诸般人物胜景栩栩如生,跃然石上。
如果按每天工作18小时计算,10年来,彭祖述耗在石书上的时间竟达6万多小时,合3000多天。当书终于刻竣,有人问他:你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他答道:“只想抱石大哭。”
[ 网站编辑:李玉华 ]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