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传统建筑与传统家具在文化内涵上的共通性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家具和其他诸多造型艺术门类一样,都蕴涵着深刻的中国传统的哲学智慧和美学思想。也正是这种文化内涵、哲学智慧、审美思想、伦理规范、艺术情趣,把二者从最本源的精神层面上联系了起来。
2.1 《易》之哲理
《周易》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典籍,被尊为“群经之首”。广博深邃的易文化及其易理对中国古代建筑及家具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1.1 “天人合一”的观念
《周易》包涵着玄妙而深刻的哲理,以其阴、阳符号和八卦、64卦体系为渊源的中国美学范畴体系的潜在意蕴,就是一个“天人和谐”的生命结构。人们崇尚生命萌动的美感,“天人和谐”的观念随之而成为中国美学体系的一部分。
中华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而构筑的灿烂之华,它是物质的、技术的、实用的,又是文化态度、哲学思想、艺术情趣的物化体现。人们崇拜自然,同时又认为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的精华,因而以人为主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筑则成为了人与自然进行“对话”的媒介。“宇宙”的本意实际上就指建筑,“宇,屋檐也;宙,栋梁也。”之后才引申为“时空”。这也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宇宙即是建筑,建筑即是宇宙”的深邃的时空观。在中国古人心中,自然宇宙就好似一座大房子,而为人遮风避雨的建筑又是人工的宇宙,是自然的有机部分,“天人本无二”,人与自然在建筑的联系下达到了高度的亲和与统一。建筑是人们对天地空间的人为占有、安排与改造。它一方面是对自然力侵害的逃避,一方面更是人的伟大力量进入自然界、改造自然环境的崇高的象征。无论是皇宫庙宇还是田间舍宅,在各个方面都追求着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使人工之美与自然之美真实有机地结合。“天人合一”的有机之美,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俯拾皆是,苍山之中的一座空亭可以成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叠石水趣、曲径通幽的中国古典园林,是人工与自然之美和谐的重奏(图2.1)。“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模式,已经真正渗透到了中华民族灵魂的骨髓。
在《周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形之谓之通”的制器道理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家具同样也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理性与情感、物质与心灵的交融与统一的文化理念为核心,从而与建筑同生共荣。但家具又不同于普通的器物,在构思制作之中常被赋予了某种情感和人格,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载体。古人同样也把家具视为人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中介物。因此无论是造型、结构、比例都适中、有度,强调家具在意境上的渲染,并擅于用写意的手法提取建筑和其它器物上的精华而加以浓缩和升华,表现的是一种含蓄深刻、着意于形的美。中国传统家具历经千年的发展进程中,虽然其艺术风格代代演进,不断进化,但《周易》蕴涵的深刻的哲理,却作为其文化核心,亘古未变。先秦时期家具常采用自然景观、植物图案、吉兽为装饰题材,浪漫洒脱、流云飞动的图案,折射出的正是人的感悟与自然宇宙相交织的时空观;在经历了繁美、华丽之后,宋、元直至明式家具,重又返璞归真,崇尚质朴之风,追求自然本身的朴素无华,不轻易装饰,而表现木质本身的纹理和质感,这同样表达了人对自然的亲昵和向往。明式圈椅优雅流畅的曲线,充满了艺术的美感,这上圆下方的构思,正是源于古代“承天象地”、“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图2.2)。
2.1.2 阴阳的互动
《周易》认为,阴阳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属性,阴阳中和,天地大化才能顺利进行。“一阴一阳谓之道”,它们是一对矛盾,相互对立,又相互推动,从而引起万物的变化,在对立和相济中又达到新的平衡与和谐。如中国绘画中的浓淡干湿、虚实疏密;书法中的轻重缓急、刚柔相济;舞蹈中的动中见静、静中见动……都是运用了辨证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了相反相成,相得益彰的种种艺术风格。在中国传统建筑和家具的发展中,阴阳互动的思维也处处可见。
中国古人认为,建筑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它介于天地阴阳二气交汇的场所,是人借以同天地融合的媒介。在建筑中有静必有动,有实必有虚,有直必有曲,阳刚、壮美和阴柔、优美总是互相渗透,融合成统一的艺术形象,蕴涵着一种生命的节奏。
中国传统家具也将这种阴阳的思想融入到其结构造型之中。精良的榫卯结合是中国传统家具独特造型风格形成的基础,而这一榫一卯,一凹一凸,不正是阴阳在结构上最直白的表现吗?在造型、装饰的美感上,往往也是追求美好的比例,变化中求统一,繁简相宜。同中国的绘画、书法一样,家具线型注重变化,直线和曲线的对比,方和圆的对比,实与虚的对比,既有厚拙凝重,又有清秀玲珑,既有雄伟劲挺,又有柔婉空灵,尤其是明式家具,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外柔内刚”的气质:方腿内显方而外倒圆;圆椅曲线先敛后放;三弯腿看似柔美,实则有马步的蓄势(图2.3)。创造出与众不同、耐人寻味的艺术风格。(未完待续)
(编辑:锦轩)
本网站特别提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任何网站、媒体不得转载、摘编本站原创文章,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