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报道了“宜家”简约自然风格遭遇挑战,对手竟是中式传统家具的消息。记者注意到,该文在描述宜家当下状态时用了“日渐式微”这个词。
其实,直到现在,位于北京马甸的宜家家居门口仍然是经常“车满为患”;不久前,宜家免费发放的新品彩页目录也还在同事间争相传阅。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古典、传统、中式家具城、一条街等相继落成。“据说吕家营的传统家具批发交易都是天蒙蒙亮就有大队人马在等候了,天大亮时,新成交的家具已经运到了北京各个家具市场。有人估算传统家具市场年交易额可能在80亿以上。”新成立的中国传统家具协会秘书长、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陈宝光说。
那么,几乎一度被人们遗忘的传统家具凭借什么重新吸引了现代人?记者采访了有关专业人士。
二者的设计思想源头根本不同“在当代,从20世纪后期以来,家具设计的主流都趋向简约。宜家产品是和欧洲,特别是北欧主要设计潮流一致。简约虽然也是明式家具的特征,但思潮源头不同。中国人喜欢寻根溯源,北欧有些也是源于中国,但那毕竟是受现代思潮影响,而中式家具一直是追求古典风格。”陈宝光说。其实,宜家在中国的成功更多是一种瞄准顾客心理的营销方式的成功。很多人可能都还记得,宜家叫得最响的DIY(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组装在很大程度上吻合了追逐时尚的年轻人渴望“多变”、“个性化”的心理需求。近年来,“小资”们一直是宜家的主要消费群体。而有能力买更大的房子的人开始追求沉稳大气,毕竟宜家的简约更适宜在小空间内利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传统家具。“谁能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获得更大消费群体,目前还难下定论,只能说都有很大的影响。2003年,中国家具协会在北京组织了一次全国家具展,结果恰遇非典,后来门庭冷落。但从那以后,希望了解传统家具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不少外地厂商开始设立驻京办,这两年传统家具热越走越高,一是跟协会组织活动分不开的,同时也是越来越多的人购房后的需求。”陈宝光说。在现代社会,传统家具能符合人们什么样的文化需求,它的沉稳大气风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中式传统家具的演变日益符合国人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北京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曹静楼告诉记者:“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是席地而坐。那时候没有椅子。像现在这种“垂足而坐”的椅子和凳子等高型坐具是因为受佛教思想影响,直到五代前后才普及的。发展到明清形成了各自固定的特点。而且不仅具有家具的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文化思想和艺术水平。”
“高型坐具在中国发展起来后,形态一直保持到现在。日本和东亚其他国家也受到了这种影响,但没有发展起来。这和传统家具在中国和儒道哲学思想结合有关。在造型上就能得到体现。佛教打坐需要端庄稳重,像明式家具中的官帽椅,就符合‘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的要求,更加庄重。由于儒家重视礼教,各种活动和相应的家具摆放的位置等也有很大关系。”曹主任说。中国历史自汉代以后,宗教和学术思想流派形成了主要是以儒、佛、道三家并举的文化格局,“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三家共同维系着中国古代社会心理结构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自然也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宗教学术思想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倡导顺应自然、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不与物迁的处世原则和抱朴守真、寂空无为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在传统家具上的特点就是追求空灵、飘逸、柔婉、沉稳等。
而且,中国传统家具造型、表面装饰、用料都很讲究。曹静楼强调说:“这些都离不开和木材本身特质的结合。紫檀、黄花梨等本身就是文化,花纹自然形成,颜色也非常沉稳,设计者了解了木材纹理本身变化后,加工过程中不做任何人为改变,完全随物赋形,保持了天然风格。”此外,明式家具中加入了文人设计,他们的文化思想、格调都渗入了家具中。像唐伯虎、祝枝山都曾亲自设计家具,还发表过相关评论。同时,儒家的“礼器合一”观念也深刻影响着家具发展。“清代家具开始繁复,雕刻艺术装饰比较多了,花纹精美,文饰和玲珑剔透。选材也更加厚重。这符合皇宫典章制度,因为他们在思想上更重视礼制,强调庄重沉稳威严。所以在文饰上更重视。”
家具领域的怀旧有心理学依据
对于传统家具回暖现象,有人认为是受复古风影响,也有人认为源于现代视角解读传统符号的“新古典主义”。但为什么人们会把目光往回看,在非常实用的家具领域也“怀旧”呢?
学者孙荪在分析中式服装流行的原因时曾提出,在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未来具有了更大的不确定性。而蕴涵在传统家常日用当中的常识是确定的丰富的。在对这种知识的玩味中,人们感到轻松,并且比现实更容易驾驭,在提高修养的同时也获得了心理解压。
学者张永刚认为,在人诸多天性之中,渴望美好、舒适、幸福、自由乃是最根本最原始的天性。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即使人原有的美好愿望实现了,人也不会有满足和持久的幸福感,因为新的需要、愿望会重新产生,人生又处于另一重缺憾之中。人不会有终极愿望,缺憾因此也永远困扰着人。区区小民和赫赫显贵在这点上并无区别。
自救的方式似乎有两种,一种是继续幻想美好并付诸更强烈的外部动作去追求它,但这样做只能取得暂时的安慰。另一种方式就是怀旧,动物反刍似地咀嚼品味往昔留下的美好幻影,抚平痛苦聊以自慰。因此人人都会怀旧(孩子也如此)。但是,另一方面,文化的残酷性并不允许人们一开始就选择后一种轻松的方式。人必须被动地首先选择前者。这样必然反过来强化突出了后者的重要。
真正的艺术化怀旧是美好理想的变化形式,它有助于人类前行而不是倒退。这种特质使怀旧具有较大的涂改能力,即它在追怀往昔之时往往能剔除痛苦现象而保留美好现象,按理想或愿望的样式经由幻想来改变往昔的具象。
可见,怀旧潜行于人内心,使生命显出丰富的层次和美丽的色彩。怀旧这种功能可以归结于移情作用,因为惟有情感方能改变感知的实用功利性而使其带有审美倾向,也惟有情感才能使平淡的表象升华为意象。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怀旧情绪就等同于生活怀旧情绪。生活中一味怀旧可能使人更消极,但如果把其倾注到艺术中,则会产生巨大的推动效果。如前所述,中国传统家具并不仅仅具备使用功能,它也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因此才会获得现代人越来越多的青睐。
背景知识
传统家具也科学
不过说到传统的硬木家具,人们总觉得在舒适度上不如现代家具。毕竟古人还要借家具来端正坐姿,同时正眼、正心,通过正襟危坐、四平八稳的架势来达到随时随地“正己”的目的。
其实,明式家具也是考虑到“人体工程学”的。如:椅凳的高度在40-50厘米之间,大体与人的小腿高度相等。桌案也是如此,人坐在椅凳上,桌面高度基本与人的胸部齐平,双手可以自然地平铺于桌面,或读书写字、或挥笔作画。椅背大多与人的脊背高度相等,后背板根据人体脊背的弯曲特点设计成曲线形,且与坐面保持100-105度的背倾角。坐面多用藤心,富有弹性,还符合人体保持放松姿态的自然角度。其他如座宽、座深、扶手的高低及长短等,都与人体各部位的比例相适合,有着严格的尺寸要求。
1999年,著名艺术家艾未未以“明式家具”为题创作的系列作品利用榫卯结构,改变家具原有的形状,打破了原有的稳定性,新的造型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消息来源: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