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奇铭/文 李怒舲/本刊摄影
从事玉石雕刻工作很多年。或灵感一现,或绞尽脑筋,总想找到更好的创意,雕刻出更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给大家。虽也获奖众多,但总是觉得还不尽人意,从不敢懈怠半分。因为实在不敢暴殄天物,把这么有灵性的玉石随意雕刻,任意践踏。每一块玉石,总想找到最适合它的艺术表现形式。
可也很可悲地发现一个现象:近几年来随着玉石原料的价值大幅攀升,好材料日渐稀少而变得极其珍贵。人们越来越忽视玉石的艺术创作以及它所呈现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思想。而只是简单地凭借料来区别作品。这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实在是一种悲哀。这对于艺术作品来说,也是一种严重的扭曲。
试想,即使是最贵的一张纸,一支笔,如果没有大家的创作,能值几个钱呢?如果用这个来衡量齐白石传世不朽之作品的价值,那岂不是可笑?自然,好的玉石是稀缺而珍贵,但更可贵的是它经过创作者的手所呈现的艺术品价值。
近几年,随着原料的珍贵,玉石雕刻出现了千篇一律的贫乏。好料少了,好的艺术作品更少了。总觉自己更应该做点什么。当我的系列作品问世的时候,我感到了前多未有的些许满足,一种思想的提升,一种艺术的升华。于是,拿起了笔,把它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很想与大家分享我的敦煌系列的作品。记得十年前我去敦煌石窟,被这辉煌的艺术深深震撼。雕塑、绘画、建筑,无不猛烈撞击着我的心。总是在想如何用玉雕来表现我心中的这份感动?如何用玉石来表现那石窟的美妙?这份感动在我心中酝酿了很多年,却总没有很适合的材料来表现那种沧桑的沉稳。我不敢贸然去触摸那份感动,也不敢亵渎敦煌石窟的伟大艺术。
直到有一天,我仔细触摸翡翠原石的那层表皮,那手感如同摸到了敦煌的沙子。再细看那土黄的颜色,是最适合不过的了。我似乎看到了那份原始生命的跃动。我欣喜万分,这被翡翠界称为怪庄料,每每都被丢弃。原来它是这样的珍贵。“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也是适合这灵性十足的石头吧。
敦煌石窟给了我很大的创作灵感,我开始了一系列敦煌印象的创作。我拿原石的皮做底,往里掏,雕刻庄严慈祥的观音相。把有裂纹的地方巧妙处理为观音的自然纹路,用中国写意的飞天作为飘带,整个作品有动有静,有大有小,有整体有局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反差,整体艺术效果保留了敦煌的庄严和肃穆,如同身临其境。这一系列作品是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创作。因为它们不仅表达出了我内心那份对敦煌艺术的感动,还引领了翡翠界的一股潮流。原来这些几乎被废弃的材料得到了恰如其分的利用,竟也出现了价格猛涨的现象。
美人鱼系列作品是收藏的朋友非常喜欢的一组创意,非常具有艺术观赏价值。女人体是过去玉雕界一般不愿触及的领域。因为难度太大,容易雕的很丑。也可能是喜欢挑战难度的心理,也很想在玉雕界开辟一条新路,增加这个领域艺术之美的使命感。我绞尽脑汁想了很多种表现。过去所学的人体结构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看过的《美人鱼》的故事,那个漂亮的美人鱼,她的为爱而牺牲给我们带来的感动和美丽至今还影响着很多人。带着一份敬意、一种诗意,这系列的作品产生了。一个个的美人鱼,美丽而妖娆,轻灵而妩媚。
艺无止境,我的艺术创作之路还很远很远……
崔奇铭:1963年出生,北京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他擅长玉雕人物,花卉及山子(即以山为主的翡翠摆件)等。1986年参加了国家轻工业部国宝翡翠制作的重点工程,获得国务院嘉奖及全国五一集体劳动奖章。1999年与国画大师范曾先生合作,尝试玉雕新的表现形式,创作了被行内专家学者誉为新世纪之声的翡翠籽雕“老子出关”。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评定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同时“白发谁家翁媪”的翡翠作品在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作为纪念邮票发行。其作品多次获得天工奖,百花奖金奖。
[ 网站编辑:李玉华 ]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