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走进张同禄大师的办公室,他正给一位请教者讲解。他拿着游标卡尺将作品和模型做了对比,见有几毫米的误差,便说道:“你得好好看,理解了才能做好,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谈至兴头,他甚至模仿起俏皮的舞蹈动作。这令我们几乎忘记了——面前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
“阴差阳错”学工序
“我最早接触到景泰蓝是在1958年,”张同禄回忆起自己入行的经历,戏称是“误入歧途”。那时他刚中学毕业,老师动员擅长美术的他去考工艺美术公司。但他着迷的是电影,还买了许多电影画报,常跑去片场看布景、化妆,想学做美工。
后来,张同禄看到一个关于景泰蓝的记录片的剧照,内容是一位老艺人在掐丝,看了照片说明“景泰蓝老艺人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便以为景泰蓝是画出来的,于是动了心,满怀兴趣进了当时的北京市景泰蓝厂。
“一进厂才发现,不是之前想象的那么回事。”景泰蓝又叫“铜胎掐丝珐琅”,张同禄进厂先学的是第一道工序——“制胎”,将紫铜裁剪成铜片,敲打出不同形状的零部件,再拼接焊成各种景泰蓝胎型。新学徒张同禄打起了如意算盘:“三年学徒期,就是第一年学制胎、第二年学掐丝、第三年学点蓝吧?”不料,老师父却一盆冷水浇来:“就这制胎,你还一辈子都学不完呢。”
有一次,为了节约铜线,张同禄用“直切”代替了“斜切”,却不小心切掉一块手指肚,领导便安排他去学设计。工作一年后,他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主要学习画山水花鸟等基础。学习结束,原单位已经由北京景泰蓝厂成了工艺美术厂。进设计室前需要见习一年,这期间张同禄学习了点蓝。“文革”时,他又被下放到车间做掐丝的工作。就这样,“阴错阳差,把景泰蓝全部的工序学会了,”为以后的设计打下了良好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张同禄当上了工艺美术厂的副厂长兼总工艺师。
深入生活才出精品
目前,他正在构思一个以“天鹅湖”为主题的作品,“已经画了几百幅手稿,还在酝酿。”在张同禄看来,制作景泰蓝和写文章一样,构思的时间长,“朝思暮想,看到什么都琢磨。”有了构思,便画出稿子来。画上几百个草图,选出几十个,再提炼出十几个,一旦不满意,就重新来过。要构思好一件作品,快则三五月,长则好几年。
设计蓝图毕竟不同于立体的实物,接下来还要落实到模型上,再修改、构思,考虑纹制、色彩、宝石的镶嵌以及和其它工艺的结合,“力求先声夺人。”
和张同禄合作了12年的李佩卿女士说:“张大师真的是无愧于景泰蓝第一人,呕心沥血,不为名利,他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投入,无人能比。”
虽然偶尔也发牢骚“下辈子不干这个,太苦了”,但说归说,多年的情结怎能轻易割舍,张同禄连“走路、看报都在琢磨着景泰蓝的创新。”
张同禄常常强调“要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他第一次在南方看到芭蕉,“怦然心动”,设计出作品“果实累累果盒”;他去钢厂体验生活,以迸发的钢花为灵感设计出造型简练的“钢花瓶”,纹路既充满民族气息,又反映时代特色,至今广受欢迎。
“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有机结合”也是张同禄很注重的。1987年,他研制出新型工艺“珐琅珀晶”,并荣获在美国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发明展发明大奖。
大师也是“始发站”
张同禄认为,要做好传统工艺传承,还应加大对青少年的教育。“像中学课本里叶圣陶写的《景泰蓝的制作》,就很受欢迎孩子们欢迎,对普及工艺美术知识也很有帮助。”现在他正式收徒有10人,其中最年轻的30多岁。“现阶段还有年轻人,长远看景泰蓝不会绝迹,但质量难免会下降”,张同禄对此深深地忧虑。
2004年,张同禄所在的北京工艺美术厂宣布破产。他带着原来的几十位同行成立了禄颖蓝釉艺工艺品公司,取的是“张同禄新颖景泰蓝”的寓意。在起步的艰难日子里,他甚至曾自掏腰包应付公司的开支。虽然现在一切运转得有条不紊,但忆起往事,张同禄还是为原工厂的破产痛心,“很多优秀的人才流失了,可惜啊!”
张同禄常说,作为大师,应该把传统的东西挖掘继承,保护发展。2005年,他耗时两年,经过上万次试验摸索,制作出作品“天龙八部”,抢救性地恢复了已失传200多年的铸胎技术。这套取材自佛教典籍的作品共50多个人物,造型风格独特,色彩柔和典雅,釉料细腻温润……金庸看了作品,也忍不住赞叹“你这是真正的天龙八部”,还特意为之题字“佛宝天龙八部”。
早在1988年,张同禄就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然而,大师说:“大师不是终点站,应该更上一层楼。”
(编辑:申水)
联合传媒旗下媒体:《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 | 《红木》杂志 | 《中式生活》杂志 | 《中华木作》杂志 | 新浪红木频道 | CCTV发现之旅红木网 | 红木网 | 红木爱好者网 | 红木之家网 | 中华木作网 | 木作之家网 |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络电视 | 红木频道(手机APP)|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内参(微信平台)
|
网站首页 俱乐部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本网服务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北京木成金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 http://www.zghmgdjjw.com/ 2003 -- 2015 版权声明 律师声明 京ICP备14023636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750号-1 |
本站原创内容归本网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